激素变化影响
产后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显著变化,雌激素、孕激素等迅速下降。这会导致关节周围的韧带、筋膜等组织松弛,使得关节稳定性下降,从而容易出现疼痛。例如,有研究表明,孕期激素水平升高使关节、韧带松弛以适应胎儿娩出,产后激素骤降,这种适应性改变的恢复需要时间,在此期间可能引发关节疼痛。
劳累因素
产妇在产后需要照顾婴儿,频繁的抱持、喂奶等动作会使关节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尤其是手腕、手指等部位,过度劳累易引发腱鞘炎等问题导致疼痛。比如长时间重复性的手部动作,会使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劳损,进而出现疼痛症状。
姿势不当
产后产妇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喂奶、抱孩子等,容易造成关节慢性劳损。例如长期弯腰抱孩子,会使腰部关节承受过大压力,引发腰部疼痛;不正确的坐姿、站姿也会影响脊柱及四肢关节的力学平衡,导致关节疼痛。
缺钙情况
产妇在哺乳期需要为婴儿提供钙质,如果自身钙摄入不足或钙流失过多,就会引起血钙浓度降低,导致肌肉兴奋性增加,出现肌肉痉挛,同时也会影响骨骼健康,引发关节疼痛。有研究显示,产后女性每日钙需求增加,若不能满足,缺钙相关的关节疼痛风险升高。
受凉因素
产后身体较为虚弱,抵抗力下降,若不注意保暖,关节受到寒冷刺激,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也容易出现疼痛。比如居住环境寒冷、产后过早接触冷水等,都可能诱发关节疼痛。
对于产妇来说,产后出现关节疼痛时,首先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正确的姿势,注意关节保暖。同时,要保证充足的钙摄入,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钙剂。如果关节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其他疾病因素。对于哺乳期女性,用药需谨慎,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方法来缓解关节疼痛,以保障自身和婴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