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变化
产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急剧变化,尤其是雌激素、孕激素等激素水平大幅下降。这会导致关节周围的韧带、筋膜等组织松弛,从而引起关节疼痛。例如,有研究表明,孕期高雌激素水平使关节、韧带松弛以适应胎儿娩出,产后激素骤降可能引发关节稳定性改变进而导致疼痛。
钙流失
产妇在哺乳期需要为婴儿提供钙质以满足其骨骼生长等需求,若产妇钙摄入不足或钙流失过多,就会引起血钙浓度降低。机体为维持血钙平衡,会从骨骼中动员钙,导致骨质疏松,进而出现关节疼痛。一般产妇每日钙需求量增加,若日常饮食中钙摄入不够,如牛奶、豆制品等富含钙的食物摄取不足,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劳累与姿势不当
产后照顾婴儿需要频繁抱孩子、喂奶等,长时间保持单一姿势或过度劳累会使关节、肌肉处于紧张状态。比如长时间弯腰抱婴儿,会增加腰部及相关关节的负担;频繁伸手拿取婴儿用品等,会使手臂关节受累,长期如此易引发关节疼痛。
分娩损伤
分娩过程中,尤其是难产、产程较长或使用助产器械等情况,可能会对骨盆、脊柱等部位的关节造成一定损伤,产后恢复过程中可能出现关节疼痛。例如,胎儿过大可能导致骨盆关节受压、拉伤等,产后这些损伤部位未完全恢复就可能引发疼痛。
免疫因素
产后身体处于相对免疫调节紊乱状态,自身免疫系统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反应,导致关节出现炎症反应,从而引起关节疼痛。有研究发现,产后机体免疫环境改变,易诱发自身免疫相关的关节炎症。
产后风湿
部分产妇产后在受凉、受累等情况下可能出现产后风湿,表现为关节疼痛,疼痛部位不固定,还可能伴有怕冷、怕风等症状。这与产后身体虚弱,风寒湿邪入侵有关,但需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后才能考虑此诊断。
对于产妇出现产后关节疼痛,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受凉,可适当增加含钙丰富食物的摄入,如多喝牛奶、多吃虾皮等。若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同时,产妇在产后要关注自身身体变化,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