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宝宝是不是自闭症

一、社交互动方面的表现

1.眼神交流异常

-正常宝宝在3-6个月时会开始与他人有较多的眼神接触,比如看到亲人会主动注视并试图互动。而自闭症宝宝可能在婴儿期就表现出眼神交流少,比如不注视大人的脸,或者在大人逗引时回避目光。例如,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在6个月大时就有明显的眼神交流减少现象,与正常儿童相比,他们更难被逗笑时保持目光接触。

-年龄稍大些,在交流过程中,自闭症宝宝也不会通过眼神来传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比如在对话时不看对方眼睛,缺乏正常的目光追随,当大人指向某个物品时,他们不会顺着目光去看该物品。

2.对他人的反应不同

-正常宝宝对亲人的出现会有积极的反应,比如听到熟悉的声音会转头寻找,看到亲人会微笑、伸手等。但自闭症宝宝可能对亲人的呼唤没有明显反应,好像没有察觉到周围人的存在。例如,当妈妈叫宝宝名字时,自闭症宝宝可能无动于衷,而正常宝宝会立刻有反应。

-在集体环境中,自闭症宝宝不关注其他孩子,不会参与同伴游戏,比如在幼儿园里,其他孩子在玩耍时,自闭症宝宝独自呆在一旁,不与同伴互动,没有与同伴分享兴趣的表现,像不会把自己喜欢的玩具拿给其他孩子看并一起玩。

二、语言发展方面的表现

1.语言发育迟缓

-正常宝宝在12个月左右会叫爸爸妈妈等简单的称呼,18个月左右能说10-20个单词。而自闭症宝宝可能语言发育明显落后,有的到24个月还不会说有意义的单词,或者虽然会说话,但语言发展偏离正常轨迹。比如正常宝宝18个月能说“再见”等短句,自闭症宝宝可能到这个年龄还只会简单的单字发音,而且发音不准确。

-部分自闭症宝宝即使有语言能力,也存在语言运用异常的情况。例如,他们可能会重复别人说过的话,即刻板的重复言语,而不是根据情境正常交流。比如别人说“今天天气真好”,他们会机械地重复“今天天气真好”,而不是展开关于天气的对话。

2.语言交流障碍

-自闭症宝宝在交流时往往不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比如大人和他们聊天,他们不会顺着话题回应,而是说一些不相关的内容。例如大人问“你今天吃了什么”,自闭症宝宝可能回答“我喜欢蓝色”,而不是回答吃了什么。

-他们也缺乏正常的语言交流中的语调、表情配合,说话时语调平淡,没有起伏,像在念稿子一样,没有根据交流内容表达相应的情感。

三、行为举止方面的表现

1.刻板重复的行为

-常见的有重复性的动作,如拍手、摇晃身体、旋转物品等,而且这些动作往往是无目的的刻板重复。例如,有的自闭症宝宝会长时间不停地拍手,每天都会重复这个动作,持续很长时间。

-还有对物品的固定玩法,比如只喜欢玩某一种特定形状的物品,而且玩法非常固定,不能接受改变。比如只喜欢玩圆形的积木,每次都必须按照固定的方式堆叠,一旦被打乱就会出现明显的情绪反应。

2.对环境变化的过度敏感

-自闭症宝宝对生活环境中的微小变化非常敏感,比如家里家具的摆放位置改变、日常的作息时间调整等,都会让他们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例如,原本每天睡觉前的程序是固定的,一旦顺序改变,自闭症宝宝就会大哭大闹,难以安抚。

-他们还可能对某些特定的声音、光线等刺激有异常反应,比如听到尖锐的声音会捂住耳朵,看到强光会避开等。

四、兴趣范围狭窄方面的表现

1.专注于特定事物

-自闭症宝宝往往对某一种特定的事物表现出过度的专注,比如只对某一种类型的玩具感兴趣,像只喜欢玩汽车模型,而对其他丰富多彩的玩具不感兴趣。而且他们对这个特定事物的关注程度很高,会花费大量时间在上面。

-他们的兴趣可能非常局限,比如只喜欢观察某种自然现象,像一直看天上的云朵形状,反复观察,而对其他更广泛的事物缺乏兴趣。

如果家长发现宝宝在多个方面出现上述与正常儿童不同的表现,应及时带宝宝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评估和诊断,由专业的医生通过全面的检查和评估来确定宝宝是否患有自闭症。早期发现和干预对于自闭症儿童的预后非常重要,不同年龄的宝宝在评估和干预时需要考虑其发育特点,比如婴儿期主要通过观察行为表现和发育里程碑来初步筛查,幼儿期和儿童期则会结合更详细的交流、认知等方面的评估来进行诊断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