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经期,却有血是怎么回事

一、非经期出血的原因

1.生理性原因

排卵期出血:在两次月经中间,即排卵期,由于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使子宫内膜失去激素的支持而出现部分子宫内膜脱落,引起有规律性的阴道出血。一般出血量较少,持续13天,可伴有轻微的下腹部不适或腰酸。

着床出血:对于备孕女性,在受精卵着床时,少数人会出现阴道少量出血,通常发生在受精后67天,持续12天。

2.病理性原因

妇科炎症

阴道炎:如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等,炎症刺激可能导致阴道黏膜充血、破损,从而出现少量出血,常伴有白带增多、异味、瘙痒等症状。

宫颈炎:宫颈长期受到炎症刺激,可导致宫颈黏膜充血、水肿,严重时会出现宫颈糜烂样改变,容易引起接触性出血,比如在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出血。

子宫内膜炎: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子宫内膜,使内膜发生炎症,炎症状态下的内膜容易出血,患者可能伴有下腹痛、发热、白带增多等症状。

妇科肿瘤

子宫肌瘤:尤其是黏膜下子宫肌瘤,会使子宫内膜面积增大,影响子宫收缩,导致非经期出血,月经量也可能增多、经期延长。

子宫内膜癌:多见于老年女性,主要症状为绝经后阴道流血,未绝经者可表现为月经紊乱、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经间期出血。

宫颈癌:早期常表现为接触性出血,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出血量可多可少。

内分泌失调

无排卵性功血:常见于青春期和绝经过渡期女性。青春期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成熟,调节功能不完善;绝经过渡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导致子宫内膜受单一雌激素刺激而无孕激素对抗,从而发生雌激素突破性出血或撤退性出血。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持续无排卵,子宫内膜长期受雌激素刺激,易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常伴有月经稀发、多毛、肥胖等症状。

其他因素

全身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会影响凝血功能,导致全身出血倾向,可表现为非经期阴道出血。

外伤:会阴部骑跨伤、性交损伤等导致阴道或会阴局部破损,可引起出血。

医源性因素:放置宫内节育器后,部分人会出现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或非经期少量出血;使用性激素类药物不当,如漏服避孕药等,也可能导致撤退性出血。

二、非经期出血的检查项目

1.妇科检查:通过妇科检查,医生可直接观察阴道、宫颈、子宫等部位的情况,查看是否有炎症、损伤、肿物等病变。比如,可发现宫颈糜烂样改变、宫颈息肉、阴道撕裂伤等。

2.B超检查:能清晰显示子宫和附件的形态、结构,判断是否存在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厚、卵巢囊肿等病变。对于怀疑有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还可进行经阴道B超检查,其图像更清晰,诊断价值更高。

3.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等,了解血小板数量、凝血因子活性等,排查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凝血异常。若怀疑内分泌失调,还需检查性激素六项,了解体内激素水平。

4.宫颈癌筛查: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

5.诊断性刮宫:对于年龄较大、药物治疗无效或存在子宫内膜病变高危因素的患者,通过刮宫获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子宫内膜病变的性质。

三、非经期出血的治疗方法

1.针对生理性原因:排卵期出血和着床出血通常出血量少,持续时间短,一般无需特殊治疗,注意休息,保持外阴清洁即可。

2.针对病理性原因

药物治疗

妇科炎症:阴道炎可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甲硝唑、克霉唑等药物治疗;宫颈炎若为沙眼衣原体或淋病奈瑟菌感染,常用阿奇霉素、头孢曲松等抗生素;子宫内膜炎多采用头孢菌素类联合甲硝唑治疗。

内分泌失调:无排卵性功血可使用孕激素、短效避孕药等调整月经周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使用短效避孕药调节月经,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

手术治疗:对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妇科肿瘤,通常需根据肿瘤的性质、分期等采取手术切除肿瘤、子宫切除等相应手术方式;宫颈息肉可直接摘除;外伤导致的出血,必要时需进行清创缝合。

四、特殊人群提示

1.青春期女性:青春期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成熟,内分泌容易失调,出现非经期出血可能是无排卵性功血。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月经情况,及时就医。治疗时多采用药物调整月经周期,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保持规律作息和合理饮食,有助于内分泌恢复正常。

2.育龄期女性:此阶段女性性生活活跃,非经期出血可能与妇科炎症、意外怀孕相关疾病(如宫外孕等)有关。若近期有性生活且未避孕,出现阴道出血伴腹痛等症状,需高度警惕宫外孕,应立即就医。同时,要注意性生活卫生,避免多个性伴侣,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3.孕期女性:孕期非经期出血可能是流产、宫外孕、前置胎盘等严重情况的表现,一旦发现应立即就医。孕期用药需谨慎,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用药,以免影响胎儿发育。

4.绝经期女性:绝经后出现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癌等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应及时就诊,进行全面检查,明确病因。由于绝经后女性生殖器官逐渐萎缩,阴道黏膜变薄,更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外伤。

5.患有慢性疾病者: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女性,若出现非经期出血,在治疗出血的同时,要积极控制原发病。因为慢性疾病可能影响凝血功能或内分泌,加重出血情况。同时,在选择治疗药物时,要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避免药物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