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交互动方面的表现
1.眼神交流异常:正常孩子在3-6个月时会对亲人的脸有较好的眼神注视,1岁左右能回应叫自己名字,18个月时能遵循简单的手势指令。而自闭症孩子可能在婴儿期就表现出眼神交流少,比如不看人脸、回避目光接触;较大些的孩子在交流时也很少注视对方眼睛,难以通过眼神传递情感和获取信息。
2.对他人缺乏兴趣:正常孩子会对周围人的活动表现出好奇,比如看到别人互动会凑过去或者模仿。但自闭症孩子往往对他人的存在不太关心,不主动参与社交游戏,对同伴的呼唤、接近没有反应,很少主动分享自己的体验,像不会拉着大人指东西让其看。
二、语言发展方面的表现
1.语言发育迟缓:多数自闭症孩子语言发育比正常儿童晚。正常孩子12个月时能说简单词汇,18个月时能说出10-20个单词,2岁时能说有意义的短语。而自闭症孩子可能到2岁还不会说话,或者说话后语言发展停滞,词汇量少,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如不会说“我要喝水”等简单语句。
2.语言运用异常:即使有些自闭症孩子能说话,也可能存在语言运用问题。比如语言刻板重复,总是重复别人说过的话或者自己固定的话语,缺乏灵活性;不会根据语境使用合适的语言,比如在不合适的场合说不合适的话;还有可能出现代词混淆,如把“我”说成“你”等。
三、行为举止方面的表现
1.刻板重复的行为:经常出现重复性的动作,如拍手、摇晃身体、旋转物品等,而且这些动作往往是无目的的,会持续很长时间。例如有的孩子每天都要固定次数地拍手,或者不停地旋转自己的玩具。
2.对环境变化的过度反应:对生活环境中的微小变化非常敏感,难以接受改变。比如家具的摆放位置改变、日常作息的调整等,都会让他们出现哭闹、烦躁不安等强烈反应。还有对某些特定的物品有异常的依恋,如只喜欢玩某一种形状的玩具,只穿某一种款式的衣服等。
四、兴趣范围狭窄方面的表现
1.专注于特殊对象:对一般孩子感兴趣的事物不关注,而是专注于一些非传统的对象。比如只对某一种特定的物品,像瓶盖、轮子等特别着迷,反复观察、触摸。
2.兴趣局限且刻板:兴趣范围非常狭窄,并且具有刻板性。例如只喜欢玩某种特定类型的游戏,而且游戏的玩法必须是固定不变的,稍有变化就会抗拒。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在上述多个方面存在明显异于同龄儿童的表现,应及时带孩子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如儿童发育行为专科门诊等进行评估诊断,可能需要通过专业的量表测评、神经系统检查等多种方式综合判断孩子是否患有自闭症。同时,不同年龄的孩子在表现上可能会有一定差异,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年龄阶段来细致观察孩子的各项行为表现。对于有家族自闭症病史等高危因素的孩子,更要密切关注其早期发展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