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食的原因及症状
积食是指小儿乳食过量,损伤脾胃,使乳食停滞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肠疾患。积食多发生于婴幼儿,主要表现为腹部胀满、大便干燥或酸臭、矢气臭秽、嗳气酸腐、肚腹胀热等。
二、按摩治疗积食的方法
1.摩腹
家长用手掌掌面或示、中、环指指腹着力,附着于小儿腹部,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做顺时针方向环形移动,每次5分钟。摩腹可健脾助运,促进消化。
2.捏脊
家长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握成空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拇指指腹从孩子的尾椎骨沿脊柱两侧向上捏,连皮带肉用力捏起即放下,一起一落,一起捏至颈部发际处为止,以脊柱两侧皮肤微有潮红为有效。一般每天捏一次,连续7~10天为一疗程。捏脊可以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具有强健身体的作用。
3.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家长用拇指指腹按揉足三里穴50~1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按揉足三里穴可健脾和胃、调中理气、通络导滞。
三、注意事项
1.按摩治疗积食需要长期坚持,同时要注意调整饮食,避免过度喂养。
2.对于症状严重的积食患儿,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3.按摩时要注意手法轻柔,避免损伤皮肤。
4.家长在给孩子按摩前,要洗净双手,保持手部温暖。
四、特殊人群提示
1.婴幼儿:由于婴幼儿的皮肤娇嫩,按摩时要注意手法轻柔,避免过度用力。同时,按摩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次5~10分钟即可。
2.孕妇:孕妇在按摩时要注意避免按摩腹部,以免引起宫缩。同时,按摩力度要适中,避免刺激过大。
3.老年人:老年人的皮肤松弛,按摩时要更加轻柔,避免损伤皮肤。同时,按摩时间也不宜过长,一般每次10~15分钟即可。
总之,按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积食的方法,但需要长期坚持。同时,家长要注意调整饮食,避免过度喂养,以预防积食的发生。如果孩子的积食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