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常受孕的基本条件
(一)女性方面
1.卵巢排卵功能正常:女性每个月经周期通常会有一个优势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一般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正常的排卵是受孕的基础,若因内分泌失调(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可导致排卵障碍)、卵巢病变等因素影响排卵,就难以受孕。例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由于体内激素失衡,常出现排卵稀发或不排卵的情况。
2.输卵管通畅:输卵管是输送卵子和受精卵的通道,输卵管如果堵塞,如因盆腔炎、输卵管炎等疾病导致输卵管粘连、堵塞,卵子无法与精子相遇结合,也就无法受孕。盆腔炎多发生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女性,不洁性生活、多次宫腔操作等是常见诱因。
3.子宫内膜容受性良好:子宫内膜需要在合适的时机达到一定的厚度和状态,以利于受精卵着床。一般子宫内膜厚度在8-12mm左右比较适宜着床。内分泌紊乱、子宫内膜病变等可能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如子宫内膜炎会破坏子宫内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不利于受精卵着床。
(二)男性方面
1.精子质量正常:男性需要有正常数量、活力和形态的精子。精子数量过少(少精症)、活力低下(弱精症)或畸形精子过多等都会影响受孕几率。长期吸烟、酗酒、接触放射性物质、高温环境等因素都可能影响精子质量,例如长期吸烟者的精子畸形率往往高于不吸烟者。
2.精子能够正常输送:男性的输精管道要通畅,精子能够通过射精顺利排出并输送到女性生殖道内与卵子结合。如输精管堵塞等疾病可导致精子无法正常排出,从而引起不育。
二、受孕的时机因素
(一)女性月经周期相关
女性在排卵期前后同房受孕几率较高。一般来说,月经周期规律的女性,排卵日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排卵日的前5天和后4天连同排卵日在内共10天称为排卵期。在这个时间段内安排同房,增加了精子和卵子相遇结合的机会。例如月经周期为28天的女性,其排卵期大致在月经周期的第11-20天左右。
(二)生活方式因素
1.健康的生活作息: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可能影响内分泌系统,进而影响排卵和精子质量。例如长期熬夜的女性可能出现月经紊乱,影响正常排卵;男性长期熬夜也可能导致精子生成异常。
2.合理的饮食:均衡的饮食对于受孕很重要。女性缺乏某些营养素如叶酸等,可能影响胎儿神经管发育等情况,同时也可能影响生殖系统功能;男性缺乏锌等微量元素可能影响精子质量。例如富含叶酸的食物如绿叶蔬菜等,女性在备孕期间适当补充叶酸有助于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
三、特殊人群受孕情况需注意的方面
(一)高龄女性
1.卵巢功能下降:随着年龄增长,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卵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排卵不规律,受孕几率降低,同时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增加,如21-三体综合征等染色体疾病的发生风险随年龄增加而升高。高龄女性备孕时应提前进行孕前检查,包括卵巢储备功能评估(如抗缪勒管激素检测、基础卵泡刺激素检测等),并在医生指导下科学备孕,必要时可考虑辅助生殖技术。
2.妊娠相关并发症风险增加:高龄女性怀孕后发生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并发症的几率比年轻女性高,孕期需要更密切的监测和管理。
(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
1.患有内分泌疾病的女性: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会影响生殖系统功能,女性可能出现月经紊乱、排卵异常,男性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精子质量下降等情况。这类人群需要在病情控制稳定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备孕,并且孕期要严格控制血糖,监测母婴情况。
2.患有免疫系统疾病的人群: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怀孕可能会使病情加重,同时胎儿也可能受到影响。这类患者备孕需要在风湿免疫科和妇产科医生的共同评估下进行,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时机怀孕,并密切监测孕期病情变化和胎儿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