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是一种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肉无力和极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和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减轻。
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或全身骨骼肌肉无力:这是重症肌无力最常见的症状。肌无力可影响眼外肌、咀嚼肌、吞咽肌、呼吸肌等,导致上睑下垂、复视、咀嚼无力、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
2.活动后症状加重:患者在活动后,肌无力症状会更加明显,休息后可缓解。
3.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减轻: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如溴吡斯的明,可改善症状。
4.部分患者可伴有肌肉疼痛、压痛、晨僵等。
5.重症肌无力患者还可能出现胆碱能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6.少数患者可出现肌肉肥大,称为“肌病样重症肌无力”。
需要注意的是,重症肌无力的症状轻重不一,病程迁延,可缓解或复发。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新斯的明试验、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检测、电生理检查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胆碱酯酶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胸腺切除、血浆置换等。
对于重症肌无力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感染,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