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前兆表现
(一)发热
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呈不同程度升高,这是机体免疫系统应对病毒感染的一种反应。一般来说,新冠病毒感染后发热可能是低热(体温在37.3-38℃左右),也可能是中高热(体温≥38℃),部分免疫力较强的人群发热程度可能相对较轻,但对于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发热可能更为明显且需密切关注,因为他们的体温调节功能相对较弱,发热可能对身体各系统影响更大。
(二)呼吸道症状
咳嗽:较为常见,多为干咳,是由于病毒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的人群,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感染新冠后咳嗽可能会加重,影响呼吸功能。
咽干、咽痛:病毒侵犯上呼吸道,导致咽喉部黏膜受到刺激,出现咽干、咽痛的感觉,这种症状在感染初期可能较为突出,尤其在成年人中较为常见,但儿童可能表现相对不典型,有的儿童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咽部不适。
鼻塞、流涕:部分患者会出现类似普通感冒的鼻塞、流涕症状,这是上呼吸道黏膜炎症反应导致分泌物增多引起的,在儿童群体中也可能出现,与成人表现类似,但需要注意与其他原因引起的鼻塞、流涕相鉴别。
(三)全身症状
乏力:感染新冠病毒后,患者常感到全身疲倦、没有力气,活动耐力下降。对于生活方式较为活跃的人群,如经常运动的年轻人,乏力症状可能会对其日常活动产生较大影响;而对于老年人,本身活动能力相对较弱,乏力可能会进一步降低其生活自理能力。
肌肉酸痛:部分患者会出现全身肌肉酸痛,尤其是腰背部、四肢肌肉等,这是因为病毒感染后引起身体的炎症反应,导致肌肉代谢产物堆积等原因造成。儿童在出现肌肉酸痛时可能表述相对困难,家长需要留意儿童是否有异常的哭闹、活动减少等情况来判断是否存在肌肉酸痛。
二、特殊人群的前兆特点
(一)儿童
儿童感染新冠后的前兆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除了上述常见的发热、咳嗽等症状外,可能更易出现消化道症状,如呕吐、腹泻等,这是因为儿童的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病毒感染后对消化系统的影响相对更明显。另外,婴幼儿可能还会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情况,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和饮食情况,如果儿童出现持续精神差、拒食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二)老年人
老年人感染新冠后前兆可能不典型,有的老年人发热症状可能不明显,而是以乏力、意识改变等为主要表现,比如原本意识清楚的老年人突然出现嗜睡、反应迟钝等情况,这可能就是感染新冠后的异常表现。同时,老年人本身多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感染新冠后原有的基础疾病可能会加重,例如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血糖波动加大等情况,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基础疾病指标和新冠感染相关症状。
(三)孕妇
孕妇感染新冠后的前兆也有其特殊性,除了常见症状外,可能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相对更易发生,因为孕期身体负担加重,心肺功能等会有一定变化,感染病毒后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可能更明显。而且孕妇的情况关系到胎儿的健康,所以一旦出现任何不适症状都需要谨慎对待,及时就医评估胎儿和自身的状况。
三、与其他疾病前兆的鉴别
(一)与普通感冒前兆鉴别
普通感冒通常起病相对较缓,除了有鼻塞、流涕、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外,发热一般程度相对较轻,全身症状如乏力、肌肉酸痛等相对新冠感染可能没那么明显。而新冠病毒感染除了有上呼吸道症状外,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可能更为突出,尤其是部分新冠患者会出现较为明显的高热、持续乏力等情况,这是两者在前兆表现上的重要鉴别点。但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普通感冒和新冠感染的前兆表现可能会有重叠,不能仅依靠前兆表现来确诊,还需要结合流行病学史等进行综合判断。
(二)与流感前兆鉴别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的前兆中发热通常更为突然且体温可能更高,多为高热(体温≥39℃),全身症状如肌肉酸痛等可能比新冠感染更为显著,而新冠感染的全身症状相对流感可能稍显不同。不过,最终鉴别需要依靠病原学检测等方法,因为仅从前兆表现上有时较难精准区分流感和新冠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