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晨跑步
1.优点
-清晨空气相对清新,经过一夜的代谢,空气中的含氧量在清晨可能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对于喜欢在清晨跑步的人来说,能够开启一天的活力。例如,有研究表明,清晨跑步可以促进新陈代谢的早期启动,有助于身体更快地消耗脂肪等能量物质。
-对于一些有规律生活作息的人,清晨跑步可以很好地融入日常的生活节奏。
2.注意事项
-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人群,清晨人体的血压和心率在清晨有一个自然的波动,通常会有一个上升的过程。如果在清晨进行剧烈运动,可能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例如,有高血压病史的人,清晨血压本身就处于较高水平,此时跑步可能会使血压进一步升高,加重心脏负担。
-对于老年人,清晨气温相对较低,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跑步时需要注意保暖,防止因血管突然收缩导致心脑血管意外。
二、傍晚跑步
1.优点
-傍晚时人体的体温相对较高,肌肉的柔韧性和关节的灵活性较好,此时进行跑步运动,发生运动损伤的风险相对较低。因为经过一天的活动,肌肉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预热。
-傍晚跑步有助于缓解一天的工作压力。研究发现,运动可以促进内啡肽等神经递质的分泌,在傍晚跑步能够帮助人们放松身心,改善情绪状态。例如,对于长期处于工作压力下的上班族,傍晚跑步可以有效舒缓紧张的神经。
2.注意事项
-对于糖尿病患者,傍晚跑步需要注意血糖的监测。因为傍晚时人体的血糖可能会因为运动而发生波动,如果本身正在使用降糖药物,需要注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例如,正在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傍晚跑步前需要适当调整胰岛素的剂量或者补充一些碳水化合物。
-对于儿童,傍晚跑步时要注意跑步的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影响夜间的休息和生长发育。儿童的身体机能还在发育中,过度运动可能会对骨骼等造成不良影响。
三、晚上睡前跑步
1.优点
-对于一些难以入睡的人,适当强度的晚上睡前跑步可以促进睡眠。运动可以使身体产生疲劳感,从而更容易进入睡眠状态。有研究表明,适度的有氧运动在睡前进行,可以缩短入睡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2.注意事项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晚上睡前跑步不宜过于剧烈。如果跑步过于剧烈,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反而难以入睡。例如,进行高强度的间歇跑等运动后,可能会导致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影响睡眠。
-对于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群,睡前跑步可能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因为跑步时胃肠道的血液供应相对减少,可能会影响消化功能,加重消化不良等症状。
总体而言,跑步的最佳时间因人而异,需要综合考虑个人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等因素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跑步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