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管异物是一种较为危急的情况,其典型临床表现如下:
1.异物吸入期:当异物刚进入气管时,会立即引起剧烈呛咳,同时可能伴有憋气、面色青紫等表现。这是因为异物刺激气管黏膜,引发强烈的保护性反射。此阶段,无论年龄、性别,症状表现相似,但儿童由于气道相对狭窄,呛咳可能更为剧烈,且更易因气道阻塞导致缺氧。例如,儿童可能在进食过程中突然嬉笑、哭闹,导致食物误入气管,瞬间出现呛咳。
2.安静期:异物进入气管一段时间后,若未完全阻塞气道,患者可能进入相对安静的时期,咳嗽减轻或停止。但需注意,这并不意味着异物已无害,只是暂时未引发强烈刺激。在此期间,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仍存在潜在风险,尤其是儿童,因其表达能力有限,家长更需密切关注。
3.刺激与炎症期:随着时间推移,异物对气管黏膜的持续刺激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咳嗽、咳痰增多,痰液可能为脓性,还可能伴有发热症状。不同年龄段炎症反应程度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炎症反应可能更易扩散,发热可能更高且更难控制。而老年人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炎症也可能较为严重,恢复相对较慢。
4.并发症期:若气管异物未及时取出,可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如肺不张、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肺部感染等。肺不张时,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患侧胸廓塌陷等;肺气肿可导致呼吸费力、胸廓呈桶状等表现。这些并发症对患者健康影响极大,尤其是存在心肺功能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一旦并发肺部感染等,病情可能急剧恶化。
二、在治疗气管异物时,通常会使用以下药物辅助治疗:
1.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用于控制因异物刺激引发的肺部感染,预防炎症进一步扩散。使用抗生素主要是针对刺激与炎症期及并发症期的感染情况。不同年龄段使用时,需考虑药物剂量和耐受性,儿童用药剂量需根据体重精确计算,老年人则要关注肝肾功能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2.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可减轻气道炎症反应,缓解因炎症导致的气道痉挛和水肿。对于儿童,使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较为常见,能直接作用于气道,且全身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但使用时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导致的生长发育等问题。
三、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儿童气管异物发生率相对较高,因其咀嚼功能不完善,且常在进食时玩耍、哭闹。家长应注意避免给儿童喂食坚果、豆类等易误吸的食物,进食时保持安静,不要逗引孩子。一旦怀疑儿童气管异物,应立即就医,切勿自行盲目处理,以免导致异物进一步深入气道。因为儿童气道狭窄,异物更易造成完全阻塞,危及生命。
2.老年人:老年人由于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减弱,也易发生气管异物。家属应关注老人进食情况,提醒其细嚼慢咽。若老人发生异物吸入,在等待急救人员时,可尝试海姆立克急救法,但操作力度要适中,避免因老年人骨质疏松等原因造成肋骨骨折等损伤。
3.存在基础疾病者:如慢性心肺疾病患者,气管异物后更易引发严重并发症,且病情进展迅速。这类患者平时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增强机体抵抗力。一旦发生气管异物,需尽快就医,告知医生自身病史,以便医生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