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痛风要怎么治疗呢

一般治疗

休息与抬高患肢:急性痛风发作时,患者应尽量休息,将受累关节抬高,这样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例如痛风累及足部时,可将脚部垫高,避免下垂加重症状。

大量饮水:每日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一般建议饮水量在2000-3000毫升左右,以促进尿酸排泄,因为尿酸主要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充足的水分有助于稀释尿酸,增加尿酸的排出量。

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常用一线治疗药物,如依托考昔等,其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发挥抗炎、镇痛、消肿作用。但对于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等特殊人群需谨慎使用,因为这类药物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秋水仙碱:是治疗急性痛风的经典药物,它可以抑制白细胞的趋化、黏附及吞噬作用,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缓解疼痛。不过,秋水仙碱有一定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对于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者等特殊人群,使用时要密切监测不良反应,必要时调整剂量。

糖皮质激素:当患者对非甾体抗炎药和秋水仙碱不耐受或疗效不佳时,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如骨质疏松、血糖升高、感染等不良反应,所以使用时需权衡利弊,并且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患者等使用时要更加谨慎。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患急性痛风较为罕见,若儿童出现疑似痛风表现,需谨慎评估,因为儿童痛风可能有特殊病因,如遗传代谢性疾病等,药物选择和治疗方案与成人有很大不同,一般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调整饮食等,且应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

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在治疗急性痛风时,药物选择需更加谨慎。例如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时,要注意其对胃肠道和肾功能的影响,可能需要选择对胃肠道刺激相对较小的药物,并且要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和电解质等指标;使用糖皮质激素时,要警惕其对血糖、血压等的影响,以及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

孕妇和哺乳期女性:孕妇和哺乳期女性患急性痛风时,药物选择需非常谨慎。非甾体抗炎药在妊娠晚期可能会引起动脉导管过早关闭等不良反应,应避免使用;秋水仙碱在孕妇中的安全性尚未明确,需慎用;糖皮质激素在权衡利弊后谨慎使用,一般优先考虑非药物治疗为主,如通过饮食控制等缓解症状,必要时再考虑药物治疗,且用药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对胎儿或婴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