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管异物的典型症状
1.剧烈呛咳:当异物进入气管,刺激气管黏膜,人体的防御机制会立即启动,引发剧烈且突发性的呛咳。这是气管异物最为常见和突出的症状,往往在异物进入的瞬间即刻发生。其剧烈程度因异物大小、形状及进入深度而异,一般来说,异物越大、越靠近气管深部,呛咳可能越剧烈。
2.阵发性咳嗽:在异物进入气管初期剧烈呛咳之后,常出现阵发性咳嗽。这是因为异物持续刺激气管黏膜,引起气管的痉挛性收缩,从而导致咳嗽呈阵发性发作。阵发性咳嗽间隔时间不定,可长可短,与异物在气管内的位置变动、气管局部炎症反应程度等因素有关。
3.喘鸣音:异物进入气管后,可部分阻塞气道,使气流通过受阻,产生湍流,进而出现喘鸣音。喘鸣音一般为高调、持续的声音,可在吸气或呼气时出现,以吸气性喘鸣音较为常见。喘鸣音的强度与气道阻塞程度相关,阻塞越严重,喘鸣音越响亮。
4.呼吸困难:如果异物较大,完全阻塞气管,或虽未完全阻塞但引起气管黏膜明显肿胀、分泌物增多等,导致气道狭窄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急促、费力,患者可出现三凹征,即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呼吸困难程度可进行性加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5.发热:异物进入气管后,可作为异物源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导致气管黏膜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随着炎症的发展,机体可出现发热症状。发热程度不一,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但如果合并严重感染,也可出现高热。发热通常在异物进入气管数小时至数天后出现。
6.声音嘶哑:当异物靠近声门部位,刺激或压迫声带,可导致声带水肿、充血,从而出现声音嘶哑症状。声音嘶哑程度因异物对声带的损伤程度而异,轻者可能仅表现为声音轻微变粗,重者可完全失音。
二、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气管和支气管相对狭窄,软骨柔软,异物进入后更易造成气道阻塞。同时,儿童自身表达能力有限,可能无法准确描述症状,家长需格外留意孩子突然出现的呛咳、喘鸣等异常表现。一旦怀疑有气管异物,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2.老年人:老年人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道功能减退,如咳嗽反射减弱、气道黏膜纤毛运动功能下降等。气管异物发生后,其清除异物的能力相对较弱,更易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若老年人出现不明原因的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应高度警惕气管异物可能,及时检查诊断。
3.患有基础呼吸道疾病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患者,本身气道就存在狭窄、通气功能障碍等问题。一旦发生气管异物,气道阻塞情况会更加严重,呼吸困难等症状也会更显著,且病情进展可能更快。这类患者日常需注意避免接触易导致异物吸入的环境,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尽快就医并告知医生既往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