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原体种类
呼吸道病毒感染由多种病毒引起,常见的有流感病毒(包括甲型、乙型等)、鼻病毒、冠状病毒(如引发新冠肺炎的新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不同病毒具有各自的生物学特性,可通过不同方式引发感染。
二、传播途径
1.空气飞沫传播:患者在咳嗽、打喷嚏、说话时,会产生含有病毒的飞沫,飞沫直径较大,短距离内可被他人吸入而导致感染。例如流感病毒主要通过这种方式在人群中传播。
2.接触传播:病毒可污染物体表面,健康人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后,再用手触摸自己的眼、鼻、口等黏膜部位,病毒便会通过黏膜侵入人体引发感染。比如在公共场所接触被病毒污染的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后未及时清洁手部就接触黏膜,易造成感染。
三、易感人群及相关因素
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病毒的抵抗力相对较弱,且在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场所活动频繁,容易接触到病毒,因此儿童是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高发人群之一。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机体免疫功能逐渐衰退,呼吸道黏膜防御功能下降,对病毒的清除能力减弱,所以老年人感染呼吸道病毒后病情往往相对较重,且恢复较慢。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吸烟会损害呼吸道黏膜的纤毛运动和防御功能,降低呼吸道的自净能力,增加感染风险;缺乏运动的人群身体免疫力相对较低,也更容易受到病毒侵袭。
基础病史人群: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其呼吸道或全身的基础状况较差,呼吸道的正常防御机制受损,对病毒的易感性增加,感染后病情可能更复杂,恢复难度也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