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c是什么
otc是非处方药(Over-The-Counter)的英文缩写,指的是那些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分类
-甲类非处方药:红色标识,需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安全性相对乙类非处方药略低,只能在具有《药品经营许可证》并配备执业药师或药师以上技术人员的社会药店、医疗机构药房零售。例如部分含有较强成分的感冒药等。
-乙类非处方药:绿色标识,安全性更高,除了可以在社会药店、医疗机构药房购买外,还可以在经过批准的普通商业企业等地方零售。比如一些维生素类、外用消毒药等。
特点
-应用安全:药物本身的毒副作用较小,成分相对稳定,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较低。大量的临床研究和长期使用经验证实了其安全性。例如常见的布洛芬缓释胶囊,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被广泛认可在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和退热方面的安全性。
-疗效确切:药物的治疗效果明确,适应证较为清楚,使用后能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像感冒清热颗粒对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等症状有较为确切的疗效,众多临床观察和研究都支持其疗效。
-质量稳定:药品的质量有保证,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能保持稳定的性状和有效成分含量。例如一些非处方药的剂型经过严格的生产工艺控制,在有效期内能够维持良好的质量。
-使用方便:剂型多样且便于使用,常见的有口服制剂、外用制剂等,服用或使用方法简单易懂。比如外用的皮炎平软膏,直接涂抹在患处即可,使用方便。
对于不同人群的意义
-儿童:儿童使用非处方药时需要特别谨慎。儿童的肝、肾等器官发育尚未完善,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与成人不同。例如儿童使用退烧药时,要选择适合儿童的乙类非处方药剂型,如儿童布洛芬混悬液等,并且要严格按照儿童的体重等因素来准确用药,避免因用药不当对儿童身体造成损害。家长在给儿童选择非处方药时,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关注儿童的年龄禁忌等信息,如一些含有咖啡因等成分的非处方药可能不适合儿童使用。
-老年人: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肝肾功能减退,在使用非处方药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非处方药可能会对老年人的肝肾功能产生影响,例如某些具有肝毒性或肾毒性风险的药物。老年人在选择非处方药时,最好在药师的指导下进行,要告知药师自己的基础疾病等情况,如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在选择含有伪麻黄碱等成分的感冒药时要谨慎,因为伪麻黄碱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
-特殊生活方式人群:对于有特殊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吸烟的人,某些非处方药的代谢可能会受到影响。吸烟会诱导肝脏酶的活性,可能加快药物的代谢,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例如吸烟的人使用某些治疗呼吸道疾病的非处方药时,可能需要调整用药剂量,但由于个体差异较大,最好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进行。而对于长期饮酒的人,使用非处方药时要注意药物与酒精的相互作用,一些非处方药与酒精同时使用可能会增加肝损伤等风险,如使用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非处方药时,大量饮酒可能会加重对肝脏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