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瘙痒是什么病,如何治疗?

一、全身瘙痒可能的疾病

(一)皮肤疾病相关

1.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其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因素有关。急性期皮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则浸润、肥厚。患者会感到剧烈瘙痒,尤其在夜间更为明显,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

2.银屑病: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诱发的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或斑块,可局限或广泛分布,瘙痒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瘙痒较为显著,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不同年龄、性别均可发病,生活方式如精神压力大等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

3.疥疮:由疥螨寄生在皮肤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疥螨常侵犯皮肤薄嫩部位,如手指缝、手腕屈侧、肘窝、腋窝、腰部、下腹部、生殖器等部位,皮损为针头大小的丘疹、丘疱疹及隧道,夜间瘙痒剧烈,这与疥螨在夜间活动频繁有关,在集体生活或家庭中易传播,各年龄人群均可患病。

(二)系统性疾病相关

1.肝肾疾病:

-肝脏疾病:如肝硬化等,由于肝功能减退,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可引起皮肤瘙痒。同时,胆汁淤积性肝病时,胆汁酸在体内蓄积,刺激皮肤神经末梢也会引起瘙痒,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均可出现,生活方式中长期大量饮酒等可能增加肝脏疾病风险进而引发瘙痒。

-肾脏疾病:慢性肾衰竭患者,由于体内毒素不能正常排出,蓄积在体内的毒素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可引起瘙痒,尤其在透析前更为明显,各年龄患者均可发病,基础有肾脏病史的人群更易出现。

2.内分泌疾病: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皮肤内葡萄糖含量增高,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瘙痒;另外,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周围神经病变,也会导致皮肤瘙痒。不同年龄、性别均可患病,肥胖、有家族糖尿病史等生活方式及病史因素会增加患病风险,进而出现全身瘙痒症状。

-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都可能引起皮肤瘙痒。甲状腺功能亢进时,机体代谢加快,皮肤血液循环增加等因素可能导致瘙痒;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皮肤干燥等改变可引起瘙痒,各年龄、性别均可发病,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等人群需关注。

(三)血液系统疾病

1.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以克隆性红细胞异常增多为主的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可出现皮肤瘙痒,尤其在热水浴后加重,这与组胺释放增加等因素有关,各年龄均可发病,男性发病略多于女性,生活方式中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等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2.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等都可能伴有皮肤瘙痒,瘙痒可为全身性或局限性,其机制可能与肿瘤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等有关,各年龄、性别均可患病,有淋巴瘤家族史等人群需警惕。

二、全身瘙痒的治疗

(一)皮肤疾病相关治疗

1.湿疹

-一般治疗:寻找可能的诱因并避免,如避免接触过敏原、减少搔抓等。对于婴幼儿患者,要注意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保持皮肤清洁、湿润,但避免过度洗浴。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轻重选择药物,轻度湿疹可外用糖皮质激素乳膏,如弱效的氢化可的松乳膏等;中度湿疹可选用中效糖皮质激素乳膏,如曲安奈德乳膏等,同时可配合使用保湿剂,保持皮肤屏障功能。

2.银屑病

-局部治疗:外用药物如维生素D3衍生物(卡泊三醇等)、糖皮质激素乳膏等,维生素D3衍生物可调节细胞增殖和分化,糖皮质激素乳膏起到抗炎作用。

-系统治疗:对于中重度银屑病,可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如甲氨蝶呤等,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不同年龄患者用药需谨慎评估,儿童患者一般优先选择非药物或相对温和的治疗方式。

3.疥疮

-一般治疗:患者需隔离治疗,更换干净衣物,煮沸消毒床单被罩等。

-药物治疗:外用杀疥螨药物,如硫磺软膏等,婴幼儿患者使用时需注意浓度,避免过量吸收,成人及儿童根据体重等情况合理用药,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涂抹药物要遍及全身。

(二)系统性疾病相关治疗

1.肝肾疾病

-肝脏疾病:针对肝硬化等肝脏疾病进行相应治疗,如改善肝功能、处理并发症等。对于胆汁淤积性肝病引起的瘙痒,可使用熊去氧胆酸等药物促进胆汁排泄,减轻瘙痒,不同年龄、性别患者根据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有肝脏基础病的患者需遵循专科医生的治疗方案。

-肾脏疾病:慢性肾衰竭患者出现瘙痒时,可通过调整透析方案等方式改善,如增加透析频率等,对于糖尿病肾病等继发于糖尿病的肾脏疾病,需同时控制血糖等,各年龄患者根据病情由肾内科等专科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2.内分泌疾病

-糖尿病:控制血糖是关键,通过饮食、运动及药物(如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等综合治疗使血糖达标,血糖控制后部分患者瘙痒可缓解,不同年龄、性别患者根据血糖情况及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降糖方案,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需严格管理血糖。

-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可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如甲巯咪唑等;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需补充甲状腺激素,如左甲状腺素钠片等,根据甲状腺功能调整药物剂量,各年龄、性别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

(三)血液系统疾病相关治疗

1.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主要治疗方法包括静脉放血、使用羟基脲等药物抑制骨髓造血等,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各年龄患者需在血液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常规等指标。

2.淋巴瘤:根据淋巴瘤的类型、分期等选择治疗方案,如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皮肤瘙痒可在肿瘤得到控制后有所缓解,各年龄、性别患者由肿瘤科医生根据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