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手术治疗
(一)物理治疗
1.热敷:通过温热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肩部不适。例如,利用热水袋或热毛巾进行肩部热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对于年龄较大、血液循环相对较慢的人群,热敷有助于更好地改善肩部局部环境,但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
2.超短波理疗:利用高频电场作用于人体,产生热效应,能深入组织内部促进炎症消退、减轻疼痛。适用于大部分肩周炎患者,但对于皮肤感觉异常、有心脏起搏器等特殊装置的人群需谨慎使用,因为超短波可能会对这些特殊装置产生影响。
3.红外线照射:红外线可被人体组织吸收,产生热效应,促进肩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一般照射距离保持在30-50厘米,每次照射15-20分钟,不同年龄的患者均可适用,但儿童皮肤较娇嫩,照射时需密切关注皮肤反应。
(二)运动疗法
1.钟摆运动:患者弯腰垂臂,使肩关节放松,然后做前后、左右摆动以及顺时针、逆时针画圈运动。通过这种运动可以增加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尤其适合各年龄段肩周炎患者,能逐步改善肩部的僵硬状态,但运动幅度应逐渐增加,避免一开始就过度运动导致肩部损伤。
2.爬墙运动:面对墙壁站立,患侧手指沿墙壁缓慢向上爬行,使上肢尽量高举,然后再慢慢向下回到原处,反复进行。该运动有助于增加肩关节的外展和前屈活动度,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均可进行,但对于有严重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要注意避免过度用力导致骨折等情况。
3.拉伸运动:进行肩部的各种拉伸动作,如双手交叉抱肘后拉伸、背后双手上拉等,通过拉伸肩部周围的肌肉和韧带,改善肩关节的活动功能。对于长期伏案工作、肩部肌肉紧张的人群,拉伸运动能有效缓解肌肉紧张,但在拉伸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突然用力过度。
二、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具有抗炎、止痛的作用,可缓解肩周炎引起的疼痛和炎症反应。但对于儿童,应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因为可能会引起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对于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患者,使用时需谨慎,要评估胃肠道出血风险等。
2.糖皮质激素:在病情严重、其他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龙等,能快速减轻炎症和疼痛。但糖皮质激素注射不能频繁进行,且对于孕妇、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孕妇使用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糖尿病患者使用可能会影响血糖控制。
三、手术治疗
1.肩关节镜下松解术:对于经过长时间保守治疗无效、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的患者可考虑手术。通过关节镜技术对肩关节粘连部位进行松解,恢复肩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但手术存在一定风险,如感染、出血等,对于老年患者或合并有其他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手术风险相对更高,需要在术前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心肺功能等,以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
2.开放手术:在一些病情非常严重、关节镜手术难以处理的情况下可能会采用开放手术,但开放手术创伤相对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患者需要承受更大的痛苦和风险,因此一般作为最后的治疗选择,需要严格把握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