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钟摆运动
1.动作要领:患者弯腰90度,患侧手臂自然下垂,以肩关节为中心,像钟摆一样前后、左右摆动,也可画圈摆动,每次摆动10-15次,每天3-4组。
2.作用机制:通过这种运动可以增加肩关节的活动范围,促进肩部血液循环,缓解肩关节周围肌肉的粘连,对于改善肩周炎患者的肩部功能有积极作用。从运动生物力学角度来看,这种自然的摆动运动能够逐渐松解肩关节周围受限的组织。
二、爬墙运动
1.动作要领:面对墙壁站立,患侧手指缓慢沿墙壁向上爬行,尽量达到自己所能达到的高度,然后再缓慢放下,重复进行,每次可进行10-15次,每天3-4组。
2.作用机制:爬墙运动主要是通过逐渐增加肩关节外展的角度来改善肩关节的活动度。在这个过程中,能够牵拉肩关节周围的粘连组织,对于恢复肩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的肩周炎患者都可以进行适当调整的爬墙运动,年轻患者可能能达到较高的高度,而老年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循序渐进。
三、肩关节外旋运动
1.动作要领: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将肘关节屈曲90度,然后缓慢向外旋转手臂,尽量使手背靠近身体一侧的墙壁或其他固定物体,保持几秒钟后缓慢回到起始位置,每次10-15次,每天3-4组。
2.作用机制:肩关节外旋运动有助于增强肩关节外旋肌群的力量,同时可以改善肩关节外旋方向的活动度,对于缓解肩周炎导致的外旋受限有很好的效果。对于有不同生活方式的肩周炎患者,如长期伏案工作导致肩周炎的人群,这种运动可以针对性地改善肩部外旋功能,缓解因肩部活动受限带来的不适。
四、肩部绕环运动
1.动作要领:分为向前绕环和向后绕环。向前绕环时,患侧手臂以肩关节为中心,向前做圆周运动,幅度由小逐渐增大;向后绕环则是向后做圆周运动,同样幅度由小逐渐增大,每次绕环10-15次,每天3-4组。
2.作用机制:肩部绕环运动能够全方位地活动肩关节,促进肩关节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松解粘连,增加肩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不同病史的肩周炎患者,在进行肩部绕环运动时,需要根据自身肩关节的耐受程度来调整绕环的幅度和速度,有肩部急性炎症期的患者应适当减小幅度和速度。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老年肩周炎患者:由于关节退变等因素,在进行运动时要更加缓慢、轻柔,避免过度用力导致肩部损伤。运动前可以适当进行热敷等准备活动,增加肩部组织的柔韧性。
年轻肩周炎患者:虽然可以承受相对较大强度的运动,但也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一开始就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防止造成肩部的急性损伤。同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运动姿势,确保运动效果的同时避免错误姿势带来的不良影响。
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肩周炎患者:在运动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肩部的感觉和血糖情况,因为糖尿病可能会影响肩部血液循环的恢复等。如果在运动中出现肩部疼痛加剧或血糖异常波动等情况,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