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否患有小儿佝偻病,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1.症状:
骨骼畸形:如鸡胸、漏斗胸、X型腿、O型腿等。
神经精神症状:如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惊、多汗等。
其他:出牙晚、囟门闭合延迟、脊柱弯曲等。
2.体征:
方颅:头部前囟门增大且边缘软化,呈方形。
肋骨串珠: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隆起,形似串珠。
手镯、脚镯:手腕、足踝部圆钝的隆起。
鸡胸、漏斗胸:胸廓前后径增大,呈鸡胸或漏斗状。
3.实验室检查:
血钙、磷测定:血钙降低,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升高。
维生素D测定:血清25-(OH)D3水平降低。
骨碱性磷酸酶测定:升高提示维生素D缺乏。
X线检查:长骨干骺端钙化带模糊或消失,呈毛刷样,并有杯口状改变;骺软骨明显增宽,骨骺与干骺端的距离加大;骨质普遍稀疏,密度减低,可有骨干弯曲畸形或青枝骨折。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判断方法,最终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如果家长怀疑孩子患有小儿佝偻病,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此外,预防小儿佝偻病也非常重要。孕妇应多晒太阳,摄入富含钙、磷的食物,以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婴幼儿应及时添加辅食,多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同时,要注意合理喂养,避免过早地让孩子坐、站、走,以免影响骨骼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