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厕所久了会得痔疮吗

蹲厕所久了是否会得痔疮

蹲厕所久了是有可能增加得痔疮的风险的。

一、相关机制

1.局部血液循环受阻

-当人长时间蹲厕所时,腹部压力会持续增高,影响肛门直肠部位的静脉回流。正常情况下,肛门直肠部位有丰富的静脉丛,静脉回流顺畅对于维持肛周组织的正常状态至关重要。长时间的蹲坐使静脉丛长时间处于淤血状态,静脉血管扩张、迂曲,就容易形成痔疮。例如,有研究发现,长期习惯性便秘且排便时久蹲的人群,其肛周静脉回流障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排便时间正常的人群。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对此的易感性可能有所不同。年轻人相对来说血管弹性较好,但如果长期不良排便习惯,也会逐渐破坏静脉回流的正常状态;而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静脉回流功能减退问题,久蹲厕所会进一步加重这种情况,更易引发痔疮。

2.肛周组织受压

-久蹲厕所会使肛周组织长时间受到压迫,导致肛周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受到影响。肛门周围的肌肉等组织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会影响其对肛门的支撑和收缩功能。长期如此,肛门直肠部位的正常解剖结构被破坏,增加了痔疮发生的可能性。比如,对于一些从事久坐久站工作的人,本身就存在肛周血液循环相对不畅的情况,再加上久蹲厕所,双重因素叠加,患痔疮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二、不同人群的情况及应对建议

1.儿童

-儿童如果长时间蹲厕所,也可能影响肛周静脉回流。儿童的肛周组织还在发育中,相对更为娇嫩。家长应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排便习惯,缩短排便时间,一般建议儿童排便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例如,家长可以给儿童准备合适高度的坐便器,引导儿童不要在厕所玩耍,专注排便,以减少久蹲导致痔疮的风险。

2.女性

-女性在特殊生理时期,如孕期,由于子宫增大压迫盆腔血管,本身就存在肛周静脉回流不畅的情况,若再久蹲厕所,会进一步加重这种状况,增加孕期患痔疮的几率。孕期女性应注意缩短排便时间,可采用坐便器,避免久蹲。产后女性身体较为虚弱,也需注意合理排便,避免久蹲,防止痔疮的发生或加重。

3.老年人

-老年人血管弹性差,肠道蠕动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出现便秘等问题,而便秘时久蹲厕所会极大增加患痔疮的风险。老年人应注意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保持大便通畅,同时缩短排便时间,可借助坐便器等辅助工具,减少肛周组织受压和静脉回流受阻的情况。

总之,蹲厕所久了会增加得痔疮的可能性,不同人群应根据自身特点采取相应措施来预防痔疮的发生,如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