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得骨质增生

一、骨质增生的原因

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发生磨损、退变,机体为了维持关节的稳定性,会通过骨质增生的方式来增加关节接触面积,重新建立关节平衡。研究表明,60岁以上人群中,超过8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年龄是骨质增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2.关节损伤:外伤、过度运动等导致的关节损伤,会破坏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力学平衡。如运动员、体力劳动者因长期反复的关节磨损,易出现关节损伤,进而引发骨质增生。以膝关节为例,半月板损伤后,关节应力分布改变,促使骨质增生的发生。

3.体重因素:体重过重会增加关节的负荷,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据统计,肥胖人群患骨质增生的几率比正常体重人群高出23倍。尤其是膝关节、髋关节等承重关节,承受的压力更大,更易发生骨质增生。

4.姿势不良:长期不正确的姿势,如长期低头伏案工作、弯腰驼背等,会使脊柱、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导致局部应力增加,促使骨质增生的形成。例如,长期低头看手机,颈椎承受的压力增大,易引发颈椎骨质增生。

5.疾病因素:一些疾病会影响关节的结构和功能,诱发骨质增生。如类风湿关节炎,会导致关节滑膜炎症,破坏关节软骨,刺激骨质增生;骨质疏松患者,由于骨量减少、骨结构破坏,机体为维持骨骼的强度,也会出现代偿性骨质增生。

6.遗传因素:部分骨质增生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研究发现,某些基因变异与骨质增生的易感性相关,家族中有骨质增生患者,其亲属患骨质增生的风险相对较高。

二、治疗骨质增生的常用药物

1.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骨质增生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2.软骨保护剂:硫酸氨基葡萄糖,有助于促进软骨的合成,延缓软骨退变,对骨质增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三、特殊人群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骨质增生发病率高。应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在用药方面,由于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减退,需密切关注药物不良反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2.肥胖人群:肥胖增加了关节的负担,加速骨质增生的发展。应积极控制体重,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减轻体重,以缓解关节压力,减缓骨质增生的进程。

3.儿童及青少年:儿童及青少年骨质增生相对少见,但不正确的姿势和过度运动也可能引发。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姿势,纠正不良习惯,避免过度运动导致关节损伤。同时,儿童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应避免使用可能对肝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