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尿剂
常见药物如氢氯噻嗪等,通过排钠减少血容量发挥降压作用,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但需注意,痛风患者慎用,因可能影响尿酸代谢致痛风症状加重。
二、β受体阻滞剂
例如美托洛尔,通过抑制中枢及周围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AS)、抑制心肌收缩力与减慢心率降压,适用于心率较快的中青年患者。但哮喘患者禁用,因其可能诱发哮喘发作。
三、钙通道阻滞剂
分为二氢吡啶类(如硝苯地平)与非二氢吡啶类(如维拉帕米)。通过阻滞电压依赖性L型钙通道减少细胞外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降低阻力血管收缩反应。其中二氢吡啶类速效制剂可能致心率加快、面部潮红等,老年高血压患者可选用此类药物;非二氢吡啶类对心肌收缩力和传导功能有抑制作用,心衰、窦房结功能低下或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禁用。
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如卡托普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生成降压,对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有益。但可能引发干咳等不良反应,高钾血症、妊娠妇女禁用。
五、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例如氯沙坦,作用机制与ACEI类似,但不引起干咳,适用人群与ACEI相近,同样高钾血症、妊娠妇女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