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有些什么副作用

一、利尿剂类降压药副作用

利尿剂常见如氢氯噻嗪等,可引发电解质紊乱,表现为血钾降低、血钠降低等,还可能干扰血糖、血脂代谢,使血糖、血脂水平升高,同时增加尿酸水平,对于本身有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患者可能进一步加重病情,老年人使用时需密切监测电解质情况。

二、β受体阻滞剂类降压药副作用

以美托洛尔为例,可能导致心动过缓,影响心脏正常节律,还可能诱发支气管痉挛,哮喘患者使用此类药物存在风险,有心脏传导阻滞的患者也不适合使用该类药物。

三、钙通道阻滞剂类降压药副作用

像氨氯地平,常见副作用有头痛、面部潮红、下肢水肿等,一般多数患者可耐受,但严重低血压患者使用时需谨慎,需评估血压情况后再决定是否用药。

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降压药副作用

以卡托普利为例,可能引起干咳症状,部分患者难以忍受,还可能出现血管性水肿等较严重过敏反应,孕妇绝对禁用该类药物,肾功能不全伴高钾血症的患者使用时需密切监测血钾及肾功能,防止血钾进一步升高加重病情。

五、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降压药副作用

例如氯沙坦,相对副作用较少,可能出现轻微头晕等不适,也需监测血钾和肾功能,因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血钾升高情况,同时要关注肾功能变化,保障用药安全。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老年人对血压波动更敏感,使用降压药时需更谨慎,密切监测血压变化,防止出现低血压等情况,用药过程中要定期评估身体状况,根据血压调整用药方案。

孕妇:ACEI类和ARB类药物孕妇禁用,因这类药物可能影响胎儿发育,需选择对胎儿无不良影响的降压方式及药物。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时药物代谢和排泄受影响,使用降压药需调整剂量,并密切监测肝肾功能指标,确保用药安全有效,避免加重肝肾功能损害。

糖尿病患者:使用利尿剂或β受体阻滞剂可能影响血糖代谢,应优先选择对代谢影响小的ARB或ACEI类药物,同时需加强血糖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平衡血压控制与血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