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晨起空腹运动
晨起时肝糖原储备经一夜消耗处于较低水平,此时运动主要依赖脂肪供能来消耗热量,有助于提升脂肪代谢效率。但需注意晨起时身体机能处于相对较低状态,宜选择低强度运动,如散步等,避免剧烈运动引发低血糖等问题,尤其糖尿病患者需谨慎,运动前可少量饮水补充水分。
二、餐后运动
餐后1-2小时运动较为适宜,此时食物已开始消化,血糖水平相对稳定,运动可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同时消耗餐后积累的能量,降低脂肪堆积风险。但刚进食后不宜立即进行高强度运动,以免影响消化功能,可选择快走、瑜伽等中等强度运动。
三、傍晚运动
傍晚时分人体体温达一天高峰,肌肉柔韧性与关节灵活性较好,心肺功能亦处较佳状态,此时运动减肥效果较好,且有助于缓解日间压力、提升睡眠质量。不过运动强度需依个人情况调整,避免过度运动影响夜间休息。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运动减肥宜选下午进行,规避晨起气温低诱发心脑血管意外,运动强度以轻度有氧为主,如慢走、太极拳等。
年轻人:可依自身作息灵活选择运动时间,但需保证运动前后的热身与放松。
有心血管病史者:运动时间宜选下午,运动前需咨询医生,运动强度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70%(最大心率=220-年龄),杜绝晨起及餐前剧烈运动以防诱发心血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