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总蛋白偏低

一、肝功能总蛋白偏低的定义及组成

肝功能中总蛋白主要包括白蛋白和球蛋白,总蛋白偏低通常是指血清中总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参考值范围。白蛋白由肝脏合成,球蛋白则部分由肝脏合成,部分来自外周免疫组织。

二、常见原因

肝脏疾病:

-急性肝炎:肝细胞受损影响蛋白质合成功能,可导致总蛋白尤其是白蛋白水平下降。例如,在一些病毒性急性肝炎患者中,由于肝细胞的炎症坏死,肝脏合成蛋白的能力受到抑制,从而出现总蛋白偏低情况,不同病因的急性肝炎患者总蛋白降低的程度可能有所差异,但一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慢性肝病:如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等。慢性肝病时,肝脏长期受损伤,正常肝组织逐渐被纤维组织替代,肝脏合成蛋白的功能持续减退,随着病情进展,总蛋白偏低会逐渐明显,白蛋白下降更为突出,球蛋白可能会因免疫反应增强而有所升高,但总蛋白仍可能偏低。

营养不良:

-饮食摄入不足:长期挑食、素食、节食等导致蛋白质摄入不够。比如一些减肥人群过度控制饮食,蛋白质摄入严重不足,会使身体无法获得足够的合成蛋白质的原料,从而引起总蛋白偏低,尤其是白蛋白水平会明显降低。

-消化吸收不良:患有胃肠道疾病,如慢性肠炎、胃溃疡等,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例如,患有克罗恩病的患者,肠道黏膜受损,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导致总蛋白偏低,这种情况下不仅总蛋白低,还可能伴有其他营养物质的缺乏。

蛋白质丢失过多:

-肾病综合征: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导致机体蛋白质缺乏,总蛋白偏低。肾病综合征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通常会明显升高,如一些儿童肾病综合征患者,大量蛋白丢失会使总蛋白及白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同时可伴有水肿等表现。

-大面积烧伤:烧伤后大量血浆渗出,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导致蛋白质丢失。大面积烧伤患者由于皮肤屏障受损,体液和蛋白质大量丢失,若不及时补充,会出现总蛋白偏低的情况,而且烧伤面积越大,蛋白质丢失越多,总蛋白偏低的程度可能越严重。

其他因素:

-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结核等。恶性肿瘤患者由于肿瘤细胞生长迅速,消耗大量营养物质,同时机体代谢紊乱,影响蛋白质合成,导致总蛋白偏低。例如,肺癌晚期患者,往往伴有明显的消瘦、总蛋白偏低等情况;结核患者长期发热、消耗增加,也会出现蛋白质合成不足和丢失增多,进而总蛋白偏低。

-妊娠:妊娠期妇女血容量增加,血液稀释,可能会出现总蛋白相对偏低,但一般在正常生理波动范围内。如果妊娠合并肝脏疾病或营养不良等情况,也会导致总蛋白明显偏低,此时需要密切监测孕妇和胎儿的情况。

三、相关检查及意义

血液生化检查:测定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及白球比等指标。总蛋白低于正常参考值(一般成人总蛋白参考值60-80g/L)可提示总蛋白偏低。白蛋白参考值40-55g/L,球蛋白参考值20-30g/L,白球比参考值1.5-2.5:1,通过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初步判断是白蛋白降低为主还是球蛋白变化为主等情况,辅助分析总蛋白偏低的原因。

肝脏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对于怀疑肝脏疾病导致总蛋白偏低的患者,有助于了解肝脏形态、结构等情况,如是否存在肝硬化、肝脏肿瘤等病变,从而明确病因。例如,肝硬化患者通过超声检查可发现肝脏表面不光滑、实质回声不均匀、门静脉增宽等表现。

尿液检查:对于考虑肾病综合征等导致蛋白质丢失过多的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查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测定,了解尿液中蛋白质含量,有助于诊断相关疾病。如肾病综合征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往往大于3.5g。

四、处理及预防措施

针对病因治疗:

-肝脏疾病:如果是病毒性肝炎引起,根据病情可能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等;如果是肝硬化,需要针对肝硬化的并发症等进行相应处理,同时改善肝脏功能,促进蛋白质合成。

-营养不良: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蛋白质食物的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及奶制品等。对于消化吸收不良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消化酶等药物改善消化功能。

-蛋白质丢失过多:肾病综合征患者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减少尿蛋白丢失;大面积烧伤患者需要积极处理创面,补充丢失的血浆等。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总蛋白偏低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如果是营养不良导致,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合理添加辅食,确保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供给。如果是疾病引起,如先天性肝病等,需要及时就医,在儿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密切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指标。

-孕妇:妊娠期间总蛋白偏低需要格外关注。如果是生理性血液稀释导致的轻度偏低,要注意合理饮食,保证蛋白质等营养的摄入。如果是病理性原因,如妊娠合并肝炎等,要及时就医,在妇产科和肝病科医生的共同指导下进行治疗,监测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确保母婴安全。

-老年人:老年人肝脏合成功能减退,消化吸收能力下降,更容易出现总蛋白偏低。要注意饮食均衡,选择易消化吸收的优质蛋白质食物。同时,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早期发现肝脏疾病等可能导致总蛋白偏低的病因,并及时干预。

总之,肝功能总蛋白偏低需要结合具体病因进行综合处理,通过详细的检查明确原因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同时不同人群要根据自身特点进行相应的预防和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