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冲洗
第一步:当硫酸不小心弄到皮肤上时,首要且关键的一步是迅速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受污染的部位,冲洗时间应持续15-30分钟。流动的清水能够及时稀释硫酸,减少其对皮肤的进一步损伤。对于儿童而言,由于其皮肤相对娇嫩,更需确保冲洗时间足够,且要注意控制水流的力度,避免因水流过急对儿童皮肤造成二次伤害。成人在冲洗时也应持续保证足够的冲洗时长,以最大程度降低硫酸的损害。
脱去污染衣物
第二步:在冲洗的同时或冲洗后,应尽快脱去被硫酸污染的衣物,防止硫酸继续与皮肤接触。如果是儿童,家长要轻柔地帮助其脱去衣物,避免强行拉扯导致皮肤破损加重。成人自己操作时也要小心,缓慢且轻柔地去除污染衣物,防止在脱衣过程中硫酸进一步扩散损伤皮肤其他部位。
中和处理(若有条件)
第三步:如果现场有合适的弱碱性溶液,例如3%-5%的碳酸氢钠溶液,可以用其进行中和处理。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蘸取弱碱性溶液轻轻擦拭受污染部位,但要注意动作轻柔。不过,在没有弱碱性溶液的情况下,仍以大量清水冲洗为首要处理措施。对于儿童,不建议自行寻找弱碱性溶液进行中和处理,应优先保证大量清水冲洗,然后尽快送往医院进行专业处理。
及时就医
第四步:经过初步处理后,无论皮肤损伤看起来轻重如何,都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因为硫酸对皮肤的损伤可能具有延迟性,即使当时看起来皮肤损伤不严重,也可能在后续出现更严重的反应。对于儿童,由于其身体修复能力和对损伤的耐受程度与成人不同,更要重视后续的医院诊疗,医生会根据硫酸烧伤的程度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针对性治疗,例如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清创、换药等处理,以及是否需要使用一些促进皮肤修复的药物等。成人也需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规范的后续治疗,以降低皮肤损伤的严重程度,减少瘢痕形成等不良后果的发生风险。
观察皮肤变化
第五步:在送医及后续恢复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皮肤的变化情况。包括皮肤的颜色、是否出现水疱、疼痛程度等。儿童的皮肤观察需更加细致,因为儿童往往不能准确表达疼痛等不适感受,家长要留意儿童受伤部位的异常表现。如果发现皮肤出现严重红肿、水疱破裂、疼痛加剧等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成人也应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诊,观察皮肤修复的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