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真的来月经了

月经的定义及正常特征

月经是女性生殖系统周期性变化导致的子宫内膜脱落及出血现象,具有一定规律性。正常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平均28天;经期持续时间多为2-8天,平均4-6天;经量通常为20-60毫升,超过80毫升为月经过多。

判断真的来月经的要点

出血时间与周期相关性:如果处于原本预计的月经周期时间范围内,且月经周期相对稳定,那么有可能是来月经。例如,一位女性平时月经周期规律为28天左右,本次出血时间正好在28天左右的预计周期内,就符合月经周期相关性的特点。对于青春期女性,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完全成熟,月经周期可能不太规律,但也有自身的波动范围,可据此初步判断是否接近正常周期时间。对于围绝经期女性,月经周期开始紊乱,但也有其自身的变化趋势,可参考自身既往月经情况来判断是否在大致的周期范围内出血。

出血性状

-颜色:月经血通常是暗红色,这是因为月经血中含有子宫内膜碎片、宫颈黏液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等,与动脉血混合后呈现暗红色。如果出血颜色鲜红,需警惕是否为异常出血,比如可能是宫颈病变等原因导致;如果颜色发黑,可能是经血在宫腔内停留时间较长,排出不畅引起,如子宫内膜粘连等情况可能导致这种现象。不同年龄阶段女性出血颜色异常的意义有所不同,青春期女性如果出现颜色异常,可能与内分泌失调等有关;围绝经期女性出现颜色异常则需警惕妇科肿瘤等疾病。

-质地:月经血一般不凝固,但在出血量多或出血速度快的情况下可能会有小凝块。如果出血呈稀水状,可能存在贫血等情况导致血液稀释;如果经血过于黏稠,可能与子宫内膜病变等有关。对于青少年女性,由于身体各方面还在发育,出现经血质地异常需关注是否有内分泌疾病影响;对于中老年女性,经血质地异常要警惕妇科器质性病变。

与怀孕相关的排除

-妊娠试验:可以通过尿妊娠试验或血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来排除怀孕相关的出血。如果是怀孕导致的异常出血,如先兆流产、宫外孕等,其出血表现与月经不同。尿妊娠试验一般在月经推迟一周左右可进行检测,血hCG检测更为敏感,在受精后7-10天即可检测到。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无论年龄大小,判断是否来月经都需要首先排除怀孕相关情况。青春期有性生活的女性同样需要进行妊娠相关检查来鉴别;围绝经期女性虽然怀孕概率低,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尤其是有不规则性生活史时。

-怀孕相关出血特点:怀孕相关出血可能伴有腹痛等症状,与月经单纯的下腹坠胀感有所不同。宫外孕时可能会有一侧下腹部隐痛或酸胀感,先兆流产时可能会有下腹隐痛并伴有少量阴道出血等表现,这些都与正常月经的表现有差异。

不同人群判断时的特殊考虑

青春期女性:青春期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发育不完善,月经本身可能不太规律,判断时除了依据上述要点外,还需关注自身身体发育情况。如果出血时间与之前记录的自身月经初潮后的大致周期范围相符,且出血性状虽可能与成年女性正常月经有差异,但在自身青春期阶段的波动范围内,可初步判断为月经。同时,要注意青春期女性情绪、生活环境等对月经的影响,比如学习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等可能导致月经暂时紊乱,但一般在调整后会逐渐恢复规律。

围绝经期女性: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月经周期紊乱是常见现象。判断时要综合考虑既往月经情况,比如之前月经周期是如何变化的。如果本次出血是在既往围绝经期月经紊乱的大致时间范围内,且出血性状在自身围绝经期的变化范围内,可考虑是月经。但围绝经期也是妇科肿瘤的高发年龄段,如子宫内膜癌等,所以如果出血伴有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阴道排液异常等情况,即使符合月经的大致时间范围,也需要进一步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有基础疾病的女性:如果女性有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基础疾病,判断月经时除了上述要点外,还需结合基础疾病的情况。例如,有子宫肌瘤的女性可能会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情况,判断本次出血是否为月经时,要考虑到基础疾病对月经的影响,与自身既往因子宫肌瘤导致的月经改变情况相比较。如果出血情况与既往因子宫肌瘤引起的月经改变相符,且在月经周期大致范围内,可考虑是月经;若出血情况与既往差异较大,则需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