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刷牙时都牙龈出血,怎么办

一、明确牙龈出血的常见原因

牙龈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牙周疾病,如牙龈炎和牙周炎。这主要是由于口腔卫生不良,牙菌斑、牙结石堆积,刺激牙龈组织,引发炎症,导致牙龈红肿、易出血。此外,刷牙方法不正确,如刷牙力度过大,也会损伤牙龈引起出血;某些全身性疾病,像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内分泌紊乱(如妊娠期牙龈炎)等也可能导致牙龈出血。

二、采取的应对措施

改善口腔卫生状况

-正确刷牙:选择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度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照牙龈-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尽可能伸入邻间隙内,用轻柔压力使刷毛在原位进行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每天早晚各刷一次。对于儿童,家长要帮助并监督其正确刷牙,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使用牙线和漱口水:每天使用牙线清理牙齿邻面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配合使用含有氯己定等成分的漱口水,有助于抑制口腔内细菌生长,减轻牙龈炎症。但儿童使用漱口水需谨慎,应选择儿童专用且酒精含量低的漱口水,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针对病因治疗

-牙周疾病治疗:如果是牙龈炎或牙周炎引起的牙龈出血,需要进行牙周治疗,如龈上洁治(洗牙)清除牙结石,龈下刮治深入龈下清除菌斑和牙结石,严重的牙周炎可能还需要进行牙周手术治疗。对于妊娠期牙龈炎,在保持良好口腔卫生的基础上,分娩后牙龈出血情况通常会有所改善,但孕期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简单的洁治等局部处理。

-全身性疾病治疗:如果怀疑是全身性疾病导致的牙龈出血,如血液系统疾病或内分泌紊乱等,需要及时就医,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例如,血液系统疾病患者需到血液科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妊娠期女性出现牙龈出血要排查是否与妊娠相关的内分泌变化等因素有关,并进行相应处理。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牙龈出血多与口腔卫生习惯不佳有关,家长要重视儿童口腔保健,定期带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帮助儿童养成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同时,儿童牙龈相对娇嫩,刷牙时要注意力度,避免过度损伤牙龈。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易发生妊娠期牙龈炎导致牙龈出血。要特别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在孕期产检时可向医生咨询口腔保健的相关建议,避免自行滥用药物,在进行口腔治疗时要告知医生妊娠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和方法。

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存在口腔内牙齿缺失、义齿不合适等情况,也可能伴有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牙龈出血。老年人要保持口腔清洁,定期检查口腔,及时修复缺失牙齿,控制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以减少牙龈出血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