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373无其他的症状是新型冠状病毒吗

一、单纯体温37.3℃无其他症状不一定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一)其他常见原因

1.生理因素

-正常人体温在一天中会有波动,一般清晨体温略低,下午略高,波动范围通常在0.5-1℃。比如,一些人在剧烈运动后、进食后、情绪激动时,体温可能会短暂升高至37.3℃左右,这是因为运动使身体代谢增加,产热增多;进食后胃肠蠕动加快,消化过程也会产生一定热量;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也会影响体温调节,这种情况属于生理波动,去除相关因素后体温可恢复正常。

-女性在月经前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也可能出现体温轻度升高,可达37.3℃左右,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与激素对体温调节中枢的影响有关。

2.其他感染性因素

-除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外,其他病毒感染也可能仅引起轻度体温升高,如普通感冒病毒感染初期,可能只是体温37.3℃左右,而无明显其他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才会逐渐出现流涕、鼻塞等症状。

-细菌感染早期也可能表现为低热,如一些轻度的上呼吸道细菌感染,可能首先出现体温37.3℃,之后才会出现局部感染部位的相关症状,像咽部轻度充血等表现。

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相关特点

(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典型症状

1.常见症状

-部分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主要表现为发热、干咳、乏力,发热程度可高可低,有的患者体温会超过38℃,甚至更高,但也有像提问中37.3℃这种低热情况。

-随着病情进展,部分患者会出现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还有的会出现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

(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诊断依据

1.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确诊主要依靠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如果怀疑自己可能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即使只有体温37.3℃无其他症状,也可以进行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来明确是否感染。一般来说,核酸检测是更准确的诊断方法,通过采集鼻咽拭子等标本进行检测,如果结果为阳性,则可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2.流行病学史

-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接触史,或者处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流行区域等流行病学史时,出现体温37.3℃无其他症状也需要高度警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检测来明确。

三、应对建议

(一)一般人群

1.观察与监测

-如果只是单纯体温37.3℃无其他症状,首先要注意观察自身情况,每隔一段时间测量体温,观察体温是否有变化。同时,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多喝水,促进新陈代谢。

-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减少与他人的密切接触,防止交叉感染。

2.进一步检查

-如果体温持续有波动或者出现了其他新的症状,如出现咳嗽、咽痛等,应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检测,以及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检测等,以明确病因。

(二)特殊人群

1.儿童

-儿童出现体温37.3℃无其他症状时,家长要更加密切观察。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对体温的波动更敏感。要注意给儿童适当增减衣物,避免过热或过冷。同时,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饮食情况等,如果出现精神萎靡、食欲明显下降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儿童一般不优先使用药物降温,可先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温水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帮助散热。

2.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即使体温37.3℃无其他症状,也需要引起重视。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因为老年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病情变化可能较快。同时,老年人可能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要注意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如果老年人出现体温异常或其他不适,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就医过程中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在医院内发生交叉感染。

3.孕妇

-孕妇出现体温37.3℃无其他症状时,要特别谨慎。孕妇的体温变化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发育,所以要密切监测体温。同时,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如果体温持续不恢复正常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到妇产科和感染科等相关科室就诊,在就诊过程中要告知医生自己的孕妇身份,以便医生进行针对性的检查和治疗,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检查和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