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和普通感冒区别是什么

病原体方面

新冠病毒:新冠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属于β属冠状病毒。

普通感冒: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如229E和OC43型)、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多种病原体引起。

临床症状表现差异

新冠病毒感染:新冠感染后症状多样,部分患者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也有患者会出现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不同年龄段人群症状可能有差异,儿童患者症状相对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发热、咳嗽,部分儿童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老年人感染后发生重症的风险相对较高,症状可能更重,恢复时间可能更长。

普通感冒:普通感冒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如鼻塞、流涕、打喷嚏等,全身症状相对较轻,一般无发热或仅有低热,很少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

病程和预后不同

新冠病毒感染:新冠病毒感染的病程个体差异较大,轻型患者通常在1-2周左右恢复,普通型患者的恢复时间可能较长,一般2-3周甚至更久,部分患者可能会遗留一些后遗症,如乏力、气短、嗅觉味觉减退等,称为“长新冠”,尤其在年龄较大、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中更易出现。

普通感冒:普通感冒的病程相对较短,一般5-7天可自愈,预后良好,很少有后遗症。

传染性和传播力不同

新冠病毒感染:新冠病毒传染性较强,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在人群密集且通风不良的场所还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普通感冒:普通感冒的传染性相对较弱,传播范围相对较窄。

实验室检查区别

新冠病毒感染:核酸检测是诊断新冠病毒感染的重要依据,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可确诊。血常规检查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可升高,部分患者肌钙蛋白、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铁蛋白等升高。胸部影像学检查早期可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

普通感冒:普通感冒患者血常规一般无明显异常,病毒核酸检测为阴性,胸部影像学通常无异常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