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做宫颈锥切手术

一、诊断目的

当通过宫颈细胞学检查(如TCT)多次发现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或腺细胞异常,或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合并宫颈病变时,需行宫颈锥切术以获取宫颈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病理检查可明确宫颈病变是否累及更深层组织、病变的具体类型(如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分级、腺性病变等)和程度,为后续制定精准治疗方案提供关键依据。例如,多项临床研究显示,通过宫颈锥切的病理结果能准确判断病变范围,避免过度或不足治疗。

二、治疗目的

1.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HSIL)

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宫颈锥切术可有效切除病变组织。循证医学表明,对于符合指征的HSIL患者,锥切治疗后病变持续缓解率较高。例如,相关队列研究显示,经规范宫颈锥切治疗的HSIL患者,病变复发风险显著降低,且能阻止病变进展为浸润癌。

2.宫颈原位癌

宫颈锥切是治疗宫颈原位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合适范围的锥切术可切除病变的宫颈组织,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临床数据显示,在严格把握手术指征的情况下,宫颈锥切能有效清除宫颈原位癌病灶,改善患者预后。

3.宫颈部位特殊病变

对于宫颈部位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尖锐湿疣等病变,可考虑行宫颈锥切术去除病变组织。临床观察发现,部分此类患者通过锥切后病变得到控制,但术前需综合评估病变范围及患者整体状况。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育龄期女性:行宫颈锥切需充分评估对妊娠的影响。锥切可能导致宫颈机能不全,增加早产、流产风险。因此,术前需与患者充分沟通该风险,术后需密切随访妊娠过程,必要时采取宫颈环扎等干预措施保障妊娠安全。

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激素水平变化影响宫颈组织修复,行锥切术后需更密切关注创面愈合情况,警惕创面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加强术后随访。

合并严重内科疾病者:如有心脏病、高血压等严重内科疾病的患者,需评估手术耐受性,通过完善术前检查与多学科协作,确保手术安全,避免因手术应激诱发内科疾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