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观察与监测
1.呼吸情况:新生儿鼻塞感冒时需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及是否有呼吸困难表现,正常新生儿呼吸频率为30-40次/分钟,若呼吸频率增快(>60次/分钟)、出现呼吸费力(如鼻翼扇动、三凹征等),需及时就医。因为新生儿呼吸系统发育尚不完善,鼻塞可能影响通气,严重时可导致缺氧等情况。
2.体温:关注体温变化,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感冒后可能出现体温波动,正常新生儿肛温在36.5-37.5℃,腋温在36-37℃,若体温超过38℃或持续低热,也需评估并处理。
二、非药物缓解方法
1.清洁鼻腔
-湿毛巾敷鼻:用温湿的毛巾敷在新生儿鼻根部,每次敷10-15分钟,可使鼻腔分泌物软化,有助于缓解鼻塞。但要注意温度适宜,避免烫伤新生儿。这是因为温热的刺激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鼻腔黏膜肿胀。
-生理盐水滴鼻:可以使用生理海盐水滴鼻,每侧鼻孔滴1-2滴,待分泌物软化后,再使用吸鼻器轻轻吸出。操作时要轻柔,避免损伤新生儿鼻腔黏膜。生理海盐水能湿润鼻腔,溶解分泌物,方便排出。
2.改善环境
-调整湿度: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在50%-60%左右,可使用加湿器等。适宜的湿度能使鼻腔黏膜保持湿润,减轻鼻塞症状。干燥的空气会使鼻腔分泌物干结,加重鼻塞。
-调整体位:尝试让新生儿采取头高脚低的体位,或将上半身适当垫高,有助于改善鼻腔通气。因为重力作用可能使鼻腔分泌物引流更顺畅。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新生儿属于特殊人群,在处理鼻塞感冒时需格外谨慎。由于新生儿肝肾功能发育不全,应避免随意使用药物。同时,要注意保暖,但避免过度包裹,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干燥。如果经过家庭护理后鼻塞感冒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如出现精神萎靡、拒奶等情况,应立即送往医院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