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骨骼问题
姿势不良:长时间伏案工作、低头看手机等不良姿势,会使肩胛骨周围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引发疼痛。例如,长期保持含胸驼背的姿势,会导致肩背肌肉持续受力不均,进而出现疼痛。无论是年轻人因工作学习长期保持不良姿势,还是中老年人因生活习惯问题,都可能受此影响。
肌肉劳损:过度使用上肢,如进行重体力劳动、频繁的上肢运动(像运动员的高强度训练等),会造成肩胛骨周围肌肉劳损。以长期从事搬运工作的人群为例,其肩胛骨周围肌肉反复受力,容易发生劳损而疼痛。不同年龄层中,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相对更易出现肌肉劳损导致的后背肩胛骨疼痛,而年轻人若运动方式不当也可能引发。
肩周炎:多见于50岁左右人群,又称冻结肩。肩关节周围组织发生炎症,会波及肩胛骨区域,导致疼痛,且伴有肩关节活动受限。年龄是一个重要因素,50岁左右人群发病率相对较高,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这可能与女性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
骨骼问题
骨折:外伤是常见原因,如摔倒时肩部着地、肩部受到撞击等,可能导致肩胛骨骨折,引起后背肩胛骨疼痛,同时可能伴有局部肿胀、淤血等表现。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发生,年轻人可能因意外创伤,老年人则可能因骨质疏松,轻微外力也可能导致骨折。
骨关节炎:随着年龄增长,肩胛骨部位的关节可能发生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磨损等,引发疼痛。老年人是高发人群,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变化,骨关节炎的发病风险可能增加。
神经系统问题
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病变压迫神经根,可导致肩胛骨区域疼痛,还可能伴有上肢麻木等症状。长期低头、颈椎劳损等因素易引发,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年轻人长期不良用颈习惯、中老年人颈椎退变都可能导致,且男性和女性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但长期伏案工作人群更易患病。
内脏疾病牵涉痛
心脏病:某些心脏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可能表现为后背肩胛骨区域疼痛。这是因为内脏的神经传导与体表神经有交叉,心脏病变的疼痛信号可能传导至肩胛骨区域。中老年人尤其是有心脏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的人群需警惕,男性和女性都可能发生,但有基础疾病的人群风险更高。
胆囊炎、胆结石:胆囊疾病发作时,可能牵涉到后背肩胛骨区域疼痛,常伴有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成年人较为常见,女性发病率相对略高,可能与女性激素等因素影响胆汁代谢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