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奶制品
1.母乳: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钙来源,其中钙磷比例适宜,钙的吸收率较高。母乳中钙含量约为34mg/100ml,且容易被宝宝吸收利用,6个月以内纯母乳喂养的宝宝,通过母乳摄入的钙一般能满足其生长发育需求,但6个月后需逐渐添加其他钙源食物。
2.配方奶粉:对于6个月以上不能纯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的宝宝,配方奶粉是重要的钙补充来源。配方奶粉中钙的含量和吸收率经过科学调配,一般每100ml配方奶粉中钙含量在40-70mg左右,能为宝宝提供较为稳定的钙摄入。
二、辅食中的钙源食物
1.豆制品:豆腐等豆制品含钙量较高,例如每100g北豆腐中钙含量约为138mg。可以将豆腐做成豆腐泥等适合宝宝食用的形式添加到辅食中,但要注意1岁以内宝宝肾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不宜过量食用豆制品,避免增加肾脏负担。1岁以上宝宝可逐渐增加豆制品的摄入。
2.绿色蔬菜:像菠菜、苋菜等绿色蔬菜含有一定量的钙,不过菠菜中含有草酸,会影响钙的吸收,所以在给宝宝食用前可以先将蔬菜焯水,去除大部分草酸。例如每100g菠菜焯水后钙含量约为66mg,焯水后的菠菜可以做成菜泥等添加到宝宝辅食中,为宝宝补充钙元素。
三、钙补充剂
1.钙剂选择:如果宝宝经过评估明确缺钙,需要补充钙剂时,应选择适合宝宝年龄段的钙剂。例如碳酸钙制剂,其钙含量较高,元素钙含量约为40%,但可能会引起宝宝便秘等不适;柠檬酸钙溶解性较好,对胃肠道刺激相对较小,更适合肠胃功能较弱的宝宝。在选择钙剂时,要注意查看产品的钙含量、成分等信息,遵循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选择合适的钙剂。
2.补充注意事项:补充钙剂时要注意与其他食物或药物的相互作用。例如钙剂不宜与含草酸、植酸丰富的食物同时食用,以免影响钙的吸收;同时,钙剂也不宜与铁剂同时服用,最好间隔2-3小时。而且钙剂的补充量要根据宝宝的年龄和缺钙程度来确定,过量补充钙剂可能会导致宝宝便秘、肾结石等问题,所以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补充。
四、户外活动与维生素D补充
1.户外活动:让宝宝多进行户外活动非常重要,因为紫外线可以促进宝宝皮肤合成维生素D,而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的吸收。每天保证宝宝有1-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同年龄段的宝宝户外活动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例如6个月-1岁的宝宝可以在天气良好时在户外适当活动,晒太阳时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宝宝眼睛,可选择在树荫下等地方,每次晒太阳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5-30分钟即可,逐渐增加晒太阳时间。
2.维生素D补充:对于纯母乳喂养的宝宝,由于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出生后数天就应该开始补充维生素D,一般建议补充量为400IU/天;对于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如果配方奶粉中已经添加了足够的维生素D,可根据奶粉中维生素D的添加量适当调整补充量,但一般也建议补充400IU/天,直到宝宝能够通过充足的户外活动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为止。1岁以上的宝宝如果饮食中维生素D摄入不足,也需要继续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