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肘部骨折,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常见于2~3岁。肱骨髁上骨折的分型方法有很多种,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是改良的Gustilo分型和基于X线表现的分型。
1.改良的Gustilo分型:该分型将肱骨髁上骨折分为3型,主要依据骨折的严重程度和软组织损伤的情况。
Ⅰ型:骨折无移位,或轻微移位,皮肤完整。
Ⅱ型:骨折移位,伴有皮肤裂伤,但骨折端未穿出皮肤。
Ⅲ型:骨折移位,伴有皮肤裂伤,且骨折端穿出皮肤。
2.基于X线表现的分型:该分型将肱骨髁上骨折分为3型,主要依据骨折线的方向和骨折端的移位情况。
伸直型:骨折线从前下方斜向后上方,常见于儿童。
屈曲型:骨折线从后下方斜向前上方,较少见。
其他类型:如粉碎型、横行型等。
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骨折,治疗方法包括手法复位、外固定等。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有明显移位的骨折,或手法复位失败的骨折,治疗方法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等。
无论采用哪种治疗方法,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复位后的固定:复位后需要使用适当的外固定或内固定方法,保持骨折端的稳定,促进骨折愈合。
2.功能锻炼:在骨折愈合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3.定期复查:需要定期复查X线,了解骨折愈合的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注意并发症:肱骨髁上骨折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肘内翻、肘外翻、神经损伤等,需要密切观察,及时处理。
总之,肱骨髁上骨折的分型和治疗方法比较复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