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最常见的骨折,根据受伤机制和骨折后的移位情况,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两种类型。
1.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较为常见,多发生于3岁以下儿童。跌倒时手掌着地,暴力经前臂向上传递,导致肱骨髁上骨折。骨折线从前下方斜向后上方,常伴有肘前方的肱动脉、正中神经和桡神经损伤。
2.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较少见,多发生于较大儿童。受伤机制与伸直型相反,由于肘后方着地,暴力由后向前撞击,导致肱骨髁上骨折。骨折线从后下方斜向前上方。
需要注意的是,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应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选择,包括手法复位、外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治疗后需要注意观察手部感觉、运动功能和血液循环情况,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同时,在骨折愈合期间,需要注意休息和康复训练,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