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点:判断三角韧带损伤需从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方面;三角韧带是内踝部位主要韧带结构,损伤由外伤引起;损伤症状包括局部剧痛等;诊断靠临床症状与磁共振检查;治疗分浅层损伤保守治疗和深层断裂手术治疗。
一、判断三角韧带损伤
1.病史:主要是外伤史。
2.临床表现:有局部剧烈疼痛、踝关节活动受限、肿胀、关节压痛、关节不稳定、牵拉疼痛等。
3.影像学:磁共振检查可明确具体伤情。
二、三角韧带介绍
三角韧带又称为胫侧副韧带,位于内踝部位,是稳定踝关节内侧的关键韧带结构,其损伤通常是由外伤导致。
三、损伤后的症状
局部会出现非常剧烈的疼痛,踝关节无法正常活动,伴有明显肿胀、关节处有压痛感、关节呈现不稳定状态以及牵拉时疼痛等表现。
四、诊断方式
除了依据上述临床症状外,还需要借助磁共振检查来确切知晓具体的损伤情况。
五、治疗方法
1.浅层损伤:采取支具固定保守治疗,抬高患肢,急性期进行局部冷敷4-6周,之后去除支具并在康复师指导下逐步进行踝关节功能锻炼。
2.深层断裂:需进行手术切开内踝清理,植入铆钉并进行韧带加强修复治疗,术后四周开始逐渐进行踝关节功能锻炼及下肢负重功能锻炼。
总结:文章详细阐述了三角韧带损伤的判断要点、自身特点、损伤症状、诊断方法及不同损伤程度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