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与表现
肉眼血尿指肉眼能观察到尿液呈血色或洗肉水样,无痛即无排尿时疼痛感觉,初始血尿是指排尿初始阶段出现血尿,提示病变多在尿道或膀胱颈部。
二、可能的病因及相关因素
年龄与性别因素
-儿童:常见于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等,男孩还需考虑是否存在尿道异物等情况,这与儿童生长发育阶段泌尿系统结构未完全成熟及活动特点有关,儿童活泼好动易导致尿道异物等情况发生。
-成年人:男性可能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有关,女性需考虑膀胱炎、尿道肉阜等,中年男性前列腺问题发病率相对高,女性由于尿道短等生理特点易患膀胱炎。
生活方式因素
-长期憋尿:会导致膀胱内压力增高,膀胱黏膜血运障碍,容易引发血尿相关疾病,长期憋尿是不良生活习惯,会影响泌尿系统正常的代谢和防御功能。
-过度劳累: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诱发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从而出现肉眼血尿,过度劳累使机体整体机能处于相对低下状态,不利于泌尿系统抵御病菌等侵害。
三、相关检查
尿常规检查:可初步了解尿液中红细胞等情况,能发现是否存在血尿及血尿的大致程度等,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液中红细胞形态等初步判断血尿来源是肾小球性还是非肾小球性等。
泌尿系统超声检查:能查看肾脏、输尿管、膀胱等结构是否存在占位、结石、畸形等情况,超声检查无创,可作为初步筛查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的重要手段,不同年龄段人群进行超声检查时操作注意事项不同,儿童需适当安抚配合等。
膀胱镜检查:对于尿道、膀胱颈部病变可直接观察,能明确是否存在肿瘤、炎症等病变,对于一些常规检查不能明确病因的情况可考虑进行膀胱镜检查,但检查过程可能给患者带来一定不适,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权衡利弊。
四、应对措施
非药物干预
-休息:出现肉眼血尿时应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让身体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利于机体自身调节和恢复,不同年龄患者休息要求有差异,儿童需保证充足睡眠等。
-多饮水:增加尿量,起到冲洗尿道的作用,减少尿液中有害物质对尿路黏膜的刺激,不同年龄人群每日饮水量需适当调整,儿童要注意少量多次饮水避免一次饮水过多引起不适。
及时就医:一旦发现肉眼血尿,无论年龄、性别,都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因为引起肉眼血尿的疾病可能严重程度不同,如泌尿系统肿瘤等严重疾病需尽早明确诊断以便及时治疗。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除血尿外的其他伴随症状,如是否有排尿困难、发热等,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家长需格外细心,及时带儿童进行检查,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检查过程中配合医护人员安抚儿童情绪。
老年人:老年人出现肉眼血尿时,要考虑可能存在前列腺增生、泌尿系统肿瘤等多种情况,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对疾病的耐受能力不同,需更加谨慎评估病情,及时进行全面检查明确病因。
女性孕期:孕期出现肉眼血尿需特别谨慎,要考虑是否与孕期泌尿系统生理变化、泌尿系统感染等有关,同时要兼顾胎儿安全,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检查和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