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是什么病症呐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一、病原体与传播途径
白喉杆菌是引发白喉的病原体,该菌可产生外毒素,这是导致机体发病的重要因素。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比如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中含有白喉杆菌,健康人吸入后可能被感染;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而感染。
二、临床表现
局部表现:
-咽白喉较为常见,在儿童中多发。起病较缓,患者会有咽痛,咽部可见灰白色假膜,假膜与黏膜下组织紧密粘连,不易拭去,强行剥离易导致出血。
-喉白喉多由咽白喉扩散至喉部所致,患者会出现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严重时可引起吸气性呼吸困难,若不及时救治,可能因窒息危及生命。
-鼻白喉较少见,常见于婴幼儿,表现为鼻塞、流浆液血性鼻涕,鼻孔周围皮肤可因分泌物刺激而发红、糜烂、结痂。
全身表现:患者可能有发热、乏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出现中毒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脉速、心律失常等,甚至可发生中毒性心肌炎、周围神经麻痹等并发症。
三、诊断方法
临床症状与体征: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典型局部假膜表现以及全身中毒症状来初步怀疑白喉。
实验室检查:
-咽拭子涂片染色镜检可发现白喉杆菌;细菌培养能明确是否有白喉杆菌生长,这是确诊的重要依据。
四、治疗原则
隔离与一般治疗:患者需隔离,卧床休息,根据病情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等一般治疗。
特异性治疗:注射白喉抗毒素,这是治疗白喉的关键,应尽早足量使用,以中和体内的外毒素。
抗生素治疗: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来杀灭白喉杆菌,防止细菌继续产生外毒素,一般需用药7-10天。
五、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接种白喉类毒素是预防白喉的有效措施,儿童通常会按计划接种百白破疫苗(含白喉类毒素),通过接种疫苗可使机体产生抗体,降低感染白喉的风险。
切断传播途径:在白喉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注意室内通风等。
保护易感人群:密切接触白喉患者的易感人群,可注射白喉抗毒素进行被动免疫预防。
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由于其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应做好白喉的预防工作,如按时接种疫苗,在白喉流行季节加强防护等。一旦怀疑患白喉,应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导致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