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炎作用
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效应,能抑制多种原因引发的炎症反应,涵盖物理性、化学性、免疫性及病原生物性等所致炎症。其作用机制包括抑制炎症细胞的迁移与活化、减少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的释放等。例如在感染性炎症中,可减轻红肿热痛等症状,但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使感染扩散,儿童使用时更需谨慎权衡炎症控制与感染风险。
二、免疫抑制作用
糖皮质激素可抑制免疫反应的多个环节,如抑制巨噬细胞吞噬和处理抗原、破坏淋巴细胞、干扰淋巴细胞识别及阻断免疫母细胞增殖等。能缓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症状,像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但免疫抑制会增加感染易感性,儿童长期使用需关注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三、抗毒素作用
糖皮质激素能提升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减轻内毒素对机体的损害,表现为解热、改善中毒症状,但无法中和内毒素,对细菌外毒素无效。老年人使用时需留意可能存在的肝肾功能影响。
四、抗休克作用
在严重休克治疗中,糖皮质激素通过解除小血管痉挛、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微循环等发挥作用,常用于感染性休克等的辅助治疗。儿童休克时使用需严格掌握指征并监测生命体征。
五、对代谢的影响
1.糖代谢:促进糖原异生、减慢葡萄糖分解、减少机体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致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使用时需密切监测血糖。
2.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质分解、抑制其合成,长期使用可致肌肉萎缩等。
3.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分解、重新分布,出现向心性肥胖等。
4.水盐代谢:有弱的盐皮质激素样作用,致钠潴留、钾排泄增加等,儿童使用需关注对生长发育中代谢的长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