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下坠、总想大便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况:
1.肛肠疾病:
痔疮:内痔或混合痔可出现肛门坠胀感,并伴有大便习惯改变,如大便次数增多、肛门瘙痒等。
肛裂:肛管皮肤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可引起肛门疼痛、坠胀,伴有便血。
肛瘘: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可出现肛周脓肿、肛瘘外口溢液、肛门坠胀等症状。
直肠炎:直肠黏膜的炎症,可导致直肠黏膜充血、水肿,出现肛门下坠、便意频繁等症状。
肛窦炎:肛窦炎是肛窦及肛门腺的炎症,常并发肛乳头炎,使肛门下坠感更为明显。
2.肠道疾病:
肠炎: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小肠炎和结肠炎,可导致腹泻、腹痛、肛门下坠等症状。
肠易激综合征:一种常见的肠道功能性疾病,以腹痛、腹胀、腹泻及便秘等症状为特征,伴有肛门下坠感。
肠道肿瘤:如直肠癌、结肠癌等,可导致肠道狭窄,引起排便困难、肛门下坠等症状。
3.其他原因:
肛管直肠脱垂:肛管、直肠黏膜或直肠、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可伴有肛门下坠、排便不尽感。
骶前肿瘤:骶前肿瘤可压迫直肠,导致肛门下坠、排便困难等症状。
子宫后位:子宫的位置后屈,致使子宫颈呈上翘状态,子宫颈浸泡在精液池内时,有利于精子进入子宫腔,增加受孕机会。但如果子宫后位较为严重,可能会压迫直肠,导致肛门下坠、大便意频繁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具体情况需要结合个人病史、症状、体征以及相关检查来明确诊断。如果出现肛门下坠、总想大便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饮食、适量运动、避免久坐等,也有助于预防肛肠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