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食物在加工、储存过程中受到细菌污染。例如,生肉、海鲜等食品如果没有妥善保存,容易滋生细菌,导致食物中毒。
2.食用前未彻底加热。有些细菌在烹饪过程中无法被完全杀死,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如果食用了未彻底加热的食品,就可能引发食物中毒。
3.交叉污染。在食品加工、储存过程中,细菌可能通过接触、飞沫等方式传播,导致交叉污染。
4.食品中的天然毒素。某些细菌会产生天然毒素,这些毒素在食品中积累到一定浓度时,就可能引发食物中毒。例如,毒蕈、河豚等食品中含有天然毒素,食用后可能导致中毒。
5.个人卫生习惯不良。食品从业人员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如不洗手、不消毒工具等,就可能将细菌带入食品中,引发食物中毒。
为了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注意食品卫生,保持厨房清洁,生熟食品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2.彻底加热食品,尤其是肉、禽、蛋、海鲜等食品,确保食品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
3.避免食用过期、变质的食品。
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消毒工具等。
5.食品从业人员应严格遵守卫生规定,如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定期体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