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血与呕血的区别

一、出血来源

咯血: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排出,其出血来源主要是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等,也可见于心血管疾病,如二尖瓣狭窄等。

呕血:呕血是指上消化道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其出血来源主要是消化道,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肝硬化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

二、出血前症状

咯血:咯血前常有喉部痒感、胸闷、咳嗽等症状。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咯血前症状可能有差异,例如有长期吸烟史的肺癌患者,咯血前可能伴有长期咳嗽、咳痰等症状;而年轻女性肺结核患者咯血前可能有低热、盗汗、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

呕血:呕血前常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有胃溃疡病史的患者,呕血前可能有上腹部规律性疼痛,进食后缓解等特点;肝硬化患者呕血前可能有腹胀、食欲减退、黄疸等肝硬化相关表现。

三、出血方式

咯血:咯血时血液随咳嗽而出,颜色多为鲜红色,可混有痰液、泡沫等。不同疾病导致的咯血,血液性状可能有不同,如肺结核患者咯血可能为痰中带血或少量咯血,而支气管扩张患者可能出现大量咯血,血液呈鲜红色,量较多。

呕血:呕血常呈喷射状,颜色多为暗红色、棕色,有时为鲜红色,可混有食物残渣、胃液等。例如胃溃疡出血导致的呕血,血液颜色可能为暗红色,若出血速度快、量多,也可能为鲜红色,且常混有胃内未消化的食物。

四、出血后痰液情况

咯血:咯血后常有血痰数日。不同患者的血痰持续时间和性状不同,有肺部感染的咯血患者,血痰可能伴有脓性痰液;而肺癌患者咯血后血痰可能持续较长时间,且可能出现痰中带血丝持续存在的情况。

呕血:呕血后一般无痰,但如果血液反流至口腔,可能会有少量痰液,但痰液中无血。

五、酸碱反应

咯血:咯血的血液呈弱碱性。

呕血:呕血的血液呈酸性。

六、黑便情况

咯血:除非血液咽下,一般无黑便,但咽下较多血液时可出现黑便。例如大量咯血后,血液咽下,可导致黑便,但黑便的颜色和性状与呕血相关的消化道出血黑便有所不同,咯血导致的黑便一般颜色相对较暗,且潜血试验阳性。

呕血:呕血患者常有黑便,呈柏油样便,持续时间取决于出血的程度和速度。例如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时,黑便可持续数天,若出血停止,黑便逐渐转为黄色。

七、病史

咯血:既往有呼吸系统疾病病史,如肺结核患者有结核接触史或既往结核病史;支气管扩张患者可能有童年时患过麻疹、百日咳等病史。不同年龄人群咯血的病史特点不同,儿童咯血常见于支气管异物、肺结核等;老年人咯血需警惕肺癌、慢性支气管炎等。

呕血:既往有消化道疾病病史,如胃溃疡患者有长期上腹部疼痛病史,进食相关的疼痛规律;肝硬化患者有长期饮酒、肝炎等病史。不同年龄呕血患者病史也有差异,儿童呕血相对少见,多与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有关;老年人呕血多与消化性溃疡、胃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