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术前准备1.身体状况评估:处于经期、孕期等特殊时期者需提前与医生沟通,经期女性因凝血功能可能有变化,孕期前3个月及后3个月拔牙风险较高,需医生综合评估;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如未控制的高血压、冠心病等)、糖尿病(血糖未良好控制)等基础疾病者,应先将病情控制稳定后再考虑拔牙,确保身体状态能耐受拔牙操作。2.病史告知:向医生详尽告知既往病史,包括是否有出血性疾病史(如血友病等)、传染性疾病史等,以及药物过敏史,以便医生精准评估拔牙风险并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二、术中配合保持放松心态,避免过度紧张致使肌肉紧绷,积极配合医生张口等操作要求,以保障拔牙过程顺利进行。三、术后护理1.伤口护理:拔牙后创口会放置棉球用于压迫止血,需咬紧30-40分钟后吐出,24小时内切勿刷牙、漱口,防止创口内血凝块脱落引发出血或感染;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冰敷面部,每次冰敷15-20分钟,间隔1-2小时,以此减轻肿胀程度。2.饮食注意:术后2小时可进食温凉软食,像米粥、鸡蛋羹等,避免食用过热、过硬(如坚果、硬米饭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防止刺激创口导致出血或加重肿胀。3.疼痛管理:若出现轻微疼痛属正常现象,可通过冰敷等方式缓解,若疼痛剧烈或持续加重,应及时复诊,由医生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四、特殊人群提示1.儿童:儿童拔智齿时需家长充分与儿童沟通,获取儿童配合,术后要密切观察儿童创口情况及进食情况,由于儿童自我表述能力有限,需防止儿童用手触碰创口或食用不合适食物,保障创口正常愈合。2.孕妇:孕期拔智齿需谨慎,尽量避免在孕早期(前3个月)和孕晚期(后3个月)拔牙,孕中期(4-6个月)可在医生评估后进行,且需向医生明确妊娠情况,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操作方式及把控相关风险。3.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拔牙前需全面评估心肺功能等状况,术后要加强护理,密切关注创口愈合情况,预防感染等并发症,饮食上更要注重营养且选择易于消化的食物,促进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