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智齿的注意事项

一、术前注意事项

1.健康状态评估:需确保身体处于非疾病急性期,尤其女性要避开经期,因经期凝血功能相对较弱,拔牙后出血风险可能增加;孕期女性也需谨慎,一般建议孕期前3个月及后3个月避免拔牙,中间3个月若必须拔牙需经医生充分评估风险;老年人若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需将血压、血糖控制在相对稳定范围内,如高血压患者血压需控制在180/10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尽量控制在8.8mmol/L以下,以降低拔牙相关风险。

2.口腔局部准备:术前需保持口腔清洁,可通过刷牙等方式清洁口腔,但要避免损伤牙龈,若口腔有炎症需先控制炎症后再考虑拔牙。

二、术后注意事项

1.止血措施:拔牙后需咬住棉球压迫止血,一般压迫30-40分钟后可取出棉球,若仍有渗血可适当延长压迫时间,但不宜超过2小时。

2.饮食要求:术后24小时内宜进食温凉、柔软的食物,如温牛奶、藕粉、软面条等,避免食用过热、过硬、辛辣刺激性食物,过热食物可能导致局部血管扩张,加重出血,过硬食物会刺激伤口,影响愈合。

3.口腔护理:术后24小时内禁止刷牙和漱口,以防破坏血凝块导致出血或感染,24小时后可轻柔刷牙,保持口腔清洁,可使用温和的漱口水辅助清洁,但要注意避免漱口力度过大。

4.肿胀与疼痛观察:术后可能出现肿胀、疼痛,一般属于正常反应,可在术后24小时内进行局部冷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2-3小时,以减轻肿胀和疼痛,若肿胀、疼痛持续加重或伴有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复诊。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拔智齿相对较少见,若需拔牙,家长需在术前安抚儿童情绪,使其配合治疗;术后要密切关注儿童口腔情况及进食情况,告知儿童避免用患侧咀嚼,按医嘱做好口腔护理,因儿童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家长需起到监督和协助作用。

2.孕妇:除遵循术前健康状态评估的一般要求外,术后需特别注意休息,密切观察自身及胎儿情况,若出现异常阴道流血、腹痛等情况需及时就医,因孕期身体处于特殊生理状态,任何异常都可能对孕妇和胎儿产生影响。

3.老年人:老年人多伴有基础疾病,术后需更加关注身体状况,严格遵循术后饮食、口腔护理等注意事项,家属需协助老年人做好术后护理,如帮助准备合适的食物、监督口腔清洁等,同时要密切观察老年人是否出现伤口感染、出血等并发症,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