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宜食材选择及作用
(一)粳米
粳米性温,归脾、胃经,《孙真人食忌》记载其能“平胃气,长肌肉”,富含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可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适合脾胃虚寒者煮粥食用,如简单的粳米粥,能为脾胃提供能量,缓解虚寒引起的消化不良等问题。
(二)山药
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本草正》言其“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含有淀粉酶等物质,能促进消化,可做成山药粥,将山药去皮切块与粳米同煮,健脾益胃效果佳,有助于改善脾胃虚寒导致的食少、腹胀等状况。
(三)红枣
红枣性温,归脾、胃经,《日华子本草》提到其能“润心肺,止嗽,补五脏,治虚损,除肠胃癖气”,富含铁等营养,可与党参、白术煲汤,党参、白术配合红枣能健脾益气,缓解脾胃虚寒引起的乏力、食少等表现。
(四)生姜
生姜性温,归肺、脾、胃经,《医学启源》指出其能“温补中焦脾胃”,含有的姜辣素等成分可温胃散寒,可做生姜红糖水,取生姜切片煮水,加入适量红糖,能缓解脾胃虚寒导致的胃脘冷痛、怕冷等不适。
二、代表性食谱举例
(一)小米桂圆粥
小米性温,能健脾和中,桂圆性温,能补益心脾,将小米、桂圆肉一同煮粥,小米煮熟后软糯易消化,桂圆肉香甜,二者搭配,对于脾胃虚寒引起的心悸、失眠、食少等有改善作用,尤其适合脾胃功能较弱者食用。
(二)南瓜小米糊
南瓜富含果胶,能保护胃黏膜,小米健脾,将南瓜蒸熟后与小米一起打成糊,南瓜的细腻口感与小米的健脾功效相结合,易消化,适合脾胃虚寒者食用,能补充营养且减轻胃肠消化负担。
三、特殊人群食补注意事项
(一)儿童脾胃虚寒
儿童脾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善,食补时应选择易消化的食材,如软烂的山药粥、小米粥等,避免油腻、生冷食物,防止加重脾胃负担。例如山药粥要煮至山药完全软烂,方便儿童消化吸收,同时要控制食材的量,遵循少量多餐原则。
(二)孕妇脾胃虚寒
孕妇脾胃虚寒食补要注意营养均衡,可适当增加红枣、南瓜等食材,但需注意食材的烹饪方式要清淡,避免采用油炸、油煎等加重胃肠负担的方式,像红枣南瓜汤,以炖煮方式制作,既能保证营养又利于消化,同时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食量,避免一次进食过多。
(三)老年人脾胃虚寒
老年人消化功能弱,食补宜采用蒸煮炖等方式,保证食材软烂易吸收,如山药炖鸡,鸡肉选嫩鸡肉,与山药一起炖煮至鸡肉熟透、山药绵软,既能补充蛋白质等营养又能健脾和胃,且要注意食材的温度适中,不宜过冷或过热,以免刺激胃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