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尿量与排尿情况
1.正常尿量范围及意义
正常成人每天尿量约1000-2000毫升。如果尿量过少,低于400毫升/天称为少尿,可能提示肾脏滤过功能出现问题,例如某些肾脏疾病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尿量过多,超过2500毫升/天称为多尿,也可能与肾脏的浓缩稀释功能异常有关,像一些内分泌疾病影响肾脏对尿液浓缩稀释的调节时,就可能出现多尿情况。对于女性来说,不同年龄阶段尿量可能略有差异,年轻女性如果生活方式健康,尿量一般符合正常范围,但如果有肾脏基础疾病或其他系统疾病影响,尿量会出现异常变化。
2.排尿次数与异常表现
正常成人白天排尿3-5次,夜间0-1次。如果排尿次数明显增多,尤其是夜尿次数增多,可能是肾脏浓缩功能减退的早期表现,常见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肾脏的结构和功能会有一定程度的退化,更容易出现夜尿增多;而如果出现排尿困难、尿痛等情况,也可能与肾脏相关疾病波及下尿路或者泌尿系统其他部位病变有关,女性在孕期由于子宫增大可能会压迫膀胱,也可能影响排尿情况,但这也可能间接反映肾脏相关的一些功能状态变化。
二、看水肿情况
1.水肿的观察部位及意义
-眼睑水肿:早晨起床后如果发现眼睑水肿,可能是肾脏疾病的一个常见表现。因为肾脏对水钠的排泄功能异常时,水分容易在组织疏松的部位积聚,眼睑部位组织比较疏松,所以容易出现水肿。例如肾小球肾炎患者,由于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改变,水钠潴留,早期可能表现为眼睑及颜面部水肿。不同年龄女性中,年轻女性如果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也可能暂时出现眼睑水肿,但如果是反复出现且持续不缓解,就需要警惕肾脏问题。
-下肢水肿:双下肢水肿也是需要关注的情况。肾脏疾病导致蛋白从尿液中丢失,血浆白蛋白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水分就会从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引起水肿,下肢是比较常见的水肿部位。对于中老年女性,如果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更容易并发肾脏病变,从而出现下肢水肿;而年轻女性如果患有肾脏疾病,也可能出现下肢水肿情况,这与肾脏的排泄和重吸收功能紊乱有关。
三、看皮肤状态与色泽
1.皮肤色泽与肾脏关系
-肾脏功能异常时,可能会影响机体的代谢废物排出,导致皮肤色泽异常。例如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由于体内毒素蓄积,皮肤可能会出现晦暗、无光泽的情况。这是因为肾脏不能正常排出尿素等代谢废物,这些废物在体内积聚,影响了皮肤的正常代谢和色泽。不同年龄段女性,随着年龄增长,皮肤本身会有一定的老化,但如果在相对年轻阶段就出现皮肤色泽明显异常,且伴有其他肾脏相关症状,就需要考虑肾脏问题。
-皮肤瘙痒:肾脏疾病患者还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症状。这是由于肾功能不全时,体内的毒素不能正常排出,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瘙痒。对于女性来说,无论是年轻还是中老年,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皮肤瘙痒,尤其是同时伴有上述尿量、水肿等异常情况时,要考虑肾脏疾病的可能。比如一些患有狼疮性肾炎的年轻女性,除了有肾脏相关表现外,也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