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流感疫苗有必要打吗

一、预防流感疫苗有必要打。以下从多方面阐述其必要性

1.从流感危害角度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群健康。每年流感季节性流行在全球可导致300万500万重症病例,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感染流感后,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如肺炎、心肌炎、脑膜炎等,这些并发症对各年龄段人群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尤其对儿童、老年人、孕妇以及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危害更大。例如,儿童感染流感后易并发中耳炎、支气管炎等;老年人和慢性疾病患者感染后,可能导致原有病情加重,增加住院和死亡风险。

2.从疫苗效果角度

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多项研究表明,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降低流感的发病率。在健康成人中,接种疫苗可使患流感的风险降低40%60%;在儿童中,接种疫苗不仅能降低患病风险,还可减少流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如降低中耳炎发生率。对老年人而言,接种疫苗能显著降低因流感导致的住院率和死亡率,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同时,接种流感疫苗还可在人群中形成免疫屏障,即当足够比例的人接种疫苗后,即使未接种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保护,减少流感传播。

3.从经济角度

虽然接种流感疫苗需要一定费用,但从整体社会经济角度看,接种疫苗具有成本效益。若不接种疫苗,一旦感染流感,治疗费用包括门诊、住院、药物等花费较高,同时患者因患病误工、儿童因患病缺课等带来的间接经济损失也不容忽视。而接种疫苗的费用相对较低,且能有效避免这些潜在的高额花费,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比。

二、不同人群与流感疫苗接种

1.儿童

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是流感的易感人群。6月龄以上儿童应每年接种流感疫苗,以保护其免受流感侵袭,降低因流感引发严重并发症风险,利于儿童正常生长发育。例如,幼儿园、学校等儿童聚集场所,一旦有流感病例,易快速传播,接种疫苗可减少流感在儿童群体中的传播。

2.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功能减弱,患流感后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对老年人至关重要,可有效降低流感相关住院和死亡风险,维护老年人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3.孕妇

孕妇在孕期免疫力有所改变,感染流感后发生严重并发症风险增加,不仅影响自身健康,还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如早产、低出生体重等。孕妇可在孕期任何阶段接种流感疫苗,不仅保护孕妇自身,还能通过胎盘将抗体传递给胎儿,为出生后的婴儿提供一定保护。

4.慢性疾病患者

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感染流感后病情易加重,引发严重并发症。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此类人群因流感导致原有病情恶化风险,减少住院次数,提高生活质量。

三、特殊人群接种温馨提示

1.对鸡蛋过敏人群

部分流感疫苗生产过程中使用鸡蛋,对鸡蛋严重过敏者接种前应咨询医生,医生会根据过敏程度及疫苗成分判断是否适合接种,部分对鸡蛋轻微过敏者仍可在医生监护下接种。

2.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其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接种疫苗后免疫应答可能较弱,但仍可在医生评估后接种,以获得一定保护,接种后需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3.近期患病或接种其他疫苗人群

若近期患急性疾病、发热,应待病情稳定或退热后再接种流感疫苗;若近期接种了其他疫苗,需遵循医生建议,间隔适当时间后再接种流感疫苗,以免不同疫苗间相互影响。

四、生活方式对流感预防影响及措施

1.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咳嗽或打喷嚏后、进食前。正确洗手可有效去除手上病菌,减少流感传播。注意咳嗽和打喷嚏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肘部遮掩口鼻,避免飞沫传播病菌给他人。

2.保持环境清洁与通风

定期清洁居住和工作环境,保持室内整洁。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保持空气新鲜,降低室内病毒浓度,减少感染风险。

3.加强锻炼、均衡饮食与充足睡眠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有氧运动,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保持均衡饮食,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食物,避免挑食、偏食。保证充足睡眠,成年人每天78小时,儿童和青少年根据年龄保证相应充足睡眠时间,有助于维持良好免疫状态。

4.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场所,如必须前往,可佩戴口罩,降低感染风险。

五、流感治疗药物(仅列举通用名)

1.奥司他韦

2.扎那米韦

预防流感疫苗对于各年龄段人群都具有重要意义,建议符合接种条件者每年按时接种,同时结合良好生活方式,共同预防流感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