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流感疫苗需要接种吗

一、流感疫苗建议接种,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1.预防流感病毒感染:流感病毒传播速度快、变异性强,人群普遍易感。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大量研究表明,接种流感疫苗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流感病毒的免疫力,降低流感的发病率。例如在流感季节,接种疫苗人群的流感发生率相较于未接种人群明显降低。

2.降低重症及并发症风险:对于儿童、老年人、孕妇以及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等人群,感染流感后容易引发重症流感,出现肺炎、呼吸衰竭、心脏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接种流感疫苗能够有效降低这些人群发生重症及并发症的风险,保护其身体健康。有研究显示,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后,因流感相关疾病住院的风险显著降低。

3.减少流感传播:接种流感疫苗不仅可以保护个体,还具有群体免疫效应。当接种率达到一定水平时,可有效减少流感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降低流感的流行强度,对整个社会人群的健康起到保护作用。

4.经济收益:虽然接种流感疫苗需要一定费用,但从长远看,可减少因感染流感导致的医疗费用支出、误工误学等间接经济损失。有经济学分析表明,接种流感疫苗具有较好的成本效益。

二、特殊人群接种注意事项:

1.儿童:6月龄至5岁儿童是流感的高危人群,建议优先接种。对于6月龄以下婴儿,因其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无法接种流感疫苗,但其家庭成员接种流感疫苗可形成“家庭保护圈”,降低婴儿感染风险。儿童接种流感疫苗时,家长应提前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如有发热、急性疾病等情况应暂缓接种。

2.老年人:老年人免疫功能相对较弱,感染流感后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较高,应积极接种流感疫苗。在接种前,需向医生详细告知自身的慢性疾病史、用药情况等,以便医生评估是否适合接种。部分老年人可能存在多种慢性疾病,只要病情稳定,均可接种流感疫苗。

3.孕妇:孕妇在孕期接种流感疫苗,不仅可保护孕妇自身,还可通过胎盘将抗体传递给胎儿,对新生儿也有保护作用。孕妇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间是在妊娠任何阶段,接种时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并在接种后留观一段时间,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4.慢性疾病患者: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感染流感后易加重原有病情,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接种前应咨询医生,根据自身病情稳定情况确定是否接种。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病情稳定期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急性加重的次数。

三、流感的预防还可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清洗,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咳嗽或打喷嚏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如需接触应佩戴口罩。

2.加强锻炼:不同年龄段人群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儿童可选择跳绳、踢毽子等趣味性运动;成年人可进行跑步、游泳、瑜伽等运动;老年人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较为温和的运动。每周保持一定的运动频率,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3.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儿童每天应保证1012小时睡眠,成年人78小时,老年人67小时。良好的作息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免疫系统正常运转。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每天至少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可减少室内病毒浓度。

5.合理饮食: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牛奶、鸡蛋等。儿童应避免挑食、偏食,成年人和老年人也要注意饮食的多样性,以维持身体的营养需求,增强免疫力。

四、若感染流感,可使用以下药物治疗:奥司他韦、扎那米韦。这些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且应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一般建议在发病后的2448小时内开始使用抗病毒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