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感疫苗有必要接种。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时可导致肺炎、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以下从不同方面阐述其必要性:
1.对普通人群:众多研究表明,接种流感疫苗能有效减少流感的感染几率。在流感季节,接种者比未接种者感染风险降低约40%-60%。比如在一项针对健康成年人的研究中,接种疫苗组流感发病率明显低于未接种组。而且即便接种后仍感染流感,症状也相对较轻,病程更短,可减少请假天数,降低因流感传播给他人的风险。
2.对高危人群:
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是流感的易感人群。感染流感后,儿童发生中耳炎、肺炎等并发症的风险较高。研究显示,接种流感疫苗可使儿童因流感就诊的风险降低约50%,减少因流感住院的几率,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老年人:老年人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慢性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感染流感后易引发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老年人患流感及并发症的风险,减少住院和死亡的发生。
慢性病患者: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人群,感染流感后会使原有病情加重,增加治疗难度。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流感对慢性疾病的不良影响,降低病情恶化风险。
医护人员:医护人员日常接触患者,感染流感病毒的机会增加,且易将病毒传播给患者,尤其是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接种流感疫苗不仅保护自身健康,还能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保障医疗环境安全。
二、常用药物
1.奥司他韦: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抑制流感病毒复制和释放,从而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2.扎那米韦:同样属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能有效对抗流感病毒,起到治疗和预防流感的作用。
三、特殊人群提示
1.孕妇:孕妇在流感季节感染流感的风险增加,且感染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也较高,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孕期接种流感疫苗不仅可保护孕妇自身,还能通过胎盘传递抗体给胎儿,降低婴儿出生后前6个月患流感的风险。一般建议在孕期的任何阶段接种流感疫苗,安全性已得到充分研究证实。
2.儿童:6个月以上儿童应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儿童接种时需注意与其他疫苗接种时间的间隔,避免引起不良反应。同时,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接种后的反应,如出现低热、局部红肿等一般为正常现象,可自行缓解;若出现高热、严重过敏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3.老年人: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前,需对自身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特别是患有慢性疾病且病情不稳定的老人,应在医生指导下接种。接种后可能出现轻微不适,如乏力、肌肉酸痛等,通常23天可自行恢复。若不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诊。
4.过敏体质者:对鸡蛋或疫苗中其他成分过敏者,接种前应告知医生。部分对鸡蛋轻度过敏者,可在有经验的医疗机构,在医生密切观察下接种。严重过敏者需谨慎评估后决定是否接种。
四、不同因素影响及应对
1.年龄:不同年龄段接种流感疫苗的必要性各有侧重。儿童免疫系统不完善,需重点预防流感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老年人因基础疾病多,接种是为降低严重并发症风险。接种程序上,6月龄8岁儿童首次接种需接种2剂,间隔4周,之后每年接种1剂;9岁及以上人群每年接种1剂即可。
2.性别:一般而言,性别对流感疫苗接种必要性影响不大,但女性在孕期这一特殊阶段,接种疫苗对自身及胎儿健康意义重大。
3.生活方式:经常处于人员密集场所、不注意个人卫生(如不勤洗手)的人群,感染流感风险高,更应接种流感疫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勤洗手、多通风、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可增强免疫力,辅助疫苗更好地发挥预防作用。
4.病史:有慢性疾病病史者,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降低流感引发原有疾病加重的风险。曾对流感疫苗严重过敏者,应避免接种;有轻微过敏史者,需在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接种。